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返照,勝卻前空。
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二見不住,慎勿追尋。纔有是非,紛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隨境滅,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
一空兩同,齊含萬像。不見精粗,寧有偏黨。
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
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
任性合道,逍遙絕惱。繫念乖真,沉昏不好。
不好勞神,何用疏親。欲趣一乘,勿惡六塵。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
迷生寂亂,悟無好惡。一切二邊,良由斟酌。
夢幻空華,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
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如一。
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複歸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
兩既不成,一何所有。究竟窮極,不存軌則。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盡淨,正信調直。
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照,不勞心力。
非思量處,識情難測。真如法界,無他無自。
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萬年。
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忘絕境界。
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若不如是,必不須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8/21/2013
8/19/2013
主流社会一向抹殺好東西,现在我説大麻是好東西。
前几天有位異能朋友,对我講吸大麻对灵性的帮助,他说在欧美過见两位年轻当地人,他们有吸大麻,發现他们頭腦清醒.聰明,我这位朋友也有試過,他说吸二口大麻后静坐 头腦非常清醒,很有效果,他説不可以吸多,每次只吸二口,对灵性有帮助,但现代人多数迷沉在物質世界,那只会昅二口罷了,我对于他説法也很認同,我以前也 有吸大麻的经驗,只是当时我还年轻沉醉在物質世界中,没有活在平衡的生活中.
我也在纲上找到大麻资料给大亨分亨。主流社会一向抹殺好東西,现在我説大麻是好東西。
爭議性的大麻 極富醫學價值
講授/李善單(佛乘宗世界弘法總會導師會長)
撰文/陳昌明(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陳虹如(榮星中醫聯合診所醫生)
胡博淳(輔仁大學食品營養學系碩士班)
翻譯/蘭 熹(佛乘宗洛杉磯分會常住講師)
第 一次聽到李善單導師開示大麻的好處時,內心實在很難接受。試想,從小時候起所認知的大麻就被灌輸成毒蛇猛獸般的超級毒品;進了醫學院後對大麻的負面印象有 增無減。但是導師如此說一定有其特殊因緣,因此,我就上網對大麻的研究文獻作了一些整理,並詳細閱讀何禮剛教授所惠贈一本由葛林施普恩醫師與巴卡拉 (Lester
Grinspoon and James Bakalar)合著有關大麻的書《大麻──被禁用的藥物》(Marihuana
- the forbidden medicine)。
讀 完這些文獻以後,不禁懺悔自己以往對大麻的認知過於膚淺。試想海洛因與嗎啡這些毒品都可以有醫療用途,解除許多病人的痛苦,毒性比它們小很多的大麻為何無 法重入醫藥的殿堂,為適當的患者解除疾苦!更何況人類將大麻運用於醫學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至今它仍然是中藥藥材。回頭想想李導師開演第九封印的精神不就是 要我們跳脫傳統思考藩籬,以對人類文明演進作突破性的貢獻。就科學研究而言,就是要用開放的心胸,認知與發揮佛性能用,激發人類潛能來探討宇宙萬物的奧 秘。對眾生而言,第九封印有關人體生命科學的開演,就是基於對生命的尊重,希望因此減少眾生在身心疾病上的苦惱,使眾生在生命與慧命的追求上得到更大的自 在,以成就更高的智慧與心靈的解脫。因此考慮再三後,特別再請李導師對大麻的功效做進一步開示,以完成本文獻給讀者。
大麻的醫療價值不容忽視
──李導師對大麻未來醫學研究方向的開示
大麻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東西,十年前我閉關快出關時,有一次入定看到大麻,我怎麼看大麻對人體都很好,我又不敢講,一直到八年多以前才開始講──當時 第一次去美國時就講大麻醫療的好處,在講的時候,很怕司法機關會來找我,講得我心驚膽跳的。可是我一直告訴他們,人類會證明我說的話是對的!我沒叫病人抽 哦!我告訴你,要合法化才可以。
特殊胺基酸排除人體內的毒素
大麻裡面有一種很特殊的胺基酸,在其他生物中幾乎都不存在,它進到身體裡面會有很神奇的作用,會把人體內不對或不好的的分子,諸如毒素等,都消除或清 除掉。大麻就好像是植物中的「海豚」──海豚不斷地放出聲波,人的磁場不對、身體不舒服,海豚會不斷放出聲波幫你一直調整,調整到健康為止。海豚就有這種 無我為人的精神與力量,大麻也有這種力量。你將這種特殊的胺基酸吸收到血液裡面去,它就不斷把裡面不好的東西全都跟它結合、吸附後排出體外;因此,它會吸 收體內的毒素並且除去我們的濁氣。
大麻的醫療價值不容忽視
──李導師對大麻未來醫學研究方向的開示
大麻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東西,十年前我閉關快出關時,有一次入定看到大麻,我怎麼看大麻對人體都很好,我又不敢講,一直到八年多以前才開始講──當時 第一次去美國時就講大麻醫療的好處,在講的時候,很怕司法機關會來找我,講得我心驚膽跳的。可是我一直告訴他們,人類會證明我說的話是對的!我沒叫病人抽 哦!我告訴你,要合法化才可以。
特殊胺基酸排除人體內的毒素
大麻裡面有一種很特殊的胺基酸,在其他生物中幾乎都不存在,它進到身體裡面會有很神奇的作用,會把人體內不對或不好的的分子,諸如毒素等,都消除或清 除掉。大麻就好像是植物中的「海豚」──海豚不斷地放出聲波,人的磁場不對、身體不舒服,海豚會不斷放出聲波幫你一直調整,調整到健康為止。海豚就有這種 無我為人的精神與力量,大麻也有這種力量。你將這種特殊的胺基酸吸收到血液裡面去,它就不斷把裡面不好的東西全都跟它結合、吸附後排出體外;因此,它會吸 收體內的毒素並且除去我們的濁氣。
大麻沒有尼古 丁或焦油,對人類身體的好處很多。我沒有抽過大麻,但是我只憑感覺就知道,因為它比抽菸舒服很多,不易上癮,少有副作用,可以讓身體強壯,因為免疫力會增 強,受傷或骨折也較容易癒合,對許多疾病也可能有效果,包括骨質疏鬆症、產後憂鬱症與癌症等。此外,使用大麻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太胖可以變瘦,太瘦可以變 胖,體內多餘的脂肪與膽固醇也都會被這種特殊的胺基酸吸收掉,它會使人體的脂肪結構正常化。
大麻之所以被禁止,除了近代政治上的錯誤考量外,還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因為它太容易生長了,根本不用照顧它,只要有空氣、水就可以生存。假設它合法化的話,全世界的菸廠幾乎百分之百都會關門,使全球經濟大受影響,因為抽香菸族很可能只剩少數人,大都改抽大麻了。
增強神經系統的機能
很奇怪,大麻燃燒後吸入更好。這個世界上每件事情一定有例外,幾乎所有的東西燃燒了都不好,可是就只有大麻這個東西燃燒了好。它在燃燒的時候,會讓它 的有效成分立即揮發釋出;如果不要燃燒,用咀嚼的,吞下去也都可以。它融入人類身體之速度非常快,吸點燃的大麻菸卷時,它的成分可以從口腔與鼻腔吸收,也 可以由肺部吸收。吸了一口菸進去以後,它在口腔裡面立刻跟唾液融在一起,馬上進入我們的身體,滲入黏膜進入血液裡面,很快!這是最快的吸收,比用吃的還 快,不用經過消化。
增強神經系統的機能
很奇怪,大麻燃燒後吸入更好。這個世界上每件事情一定有例外,幾乎所有的東西燃燒了都不好,可是就只有大麻這個東西燃燒了好。它在燃燒的時候,會讓它 的有效成分立即揮發釋出;如果不要燃燒,用咀嚼的,吞下去也都可以。它融入人類身體之速度非常快,吸點燃的大麻菸卷時,它的成分可以從口腔與鼻腔吸收,也 可以由肺部吸收。吸了一口菸進去以後,它在口腔裡面立刻跟唾液融在一起,馬上進入我們的身體,滲入黏膜進入血液裡面,很快!這是最快的吸收,比用吃的還 快,不用經過消化。
因 此從口腔吸入透過黏膜進入血液,就開始作用了,而且因為它是先由口腔與鼻腔吸收,所以一進去以後,最快影響的就是腦部,使用者會覺得亢奮。精神振奮是它直 接作用於腦部的效果。緊接著它就分佈到體內其他部位發生作用。神經的放鬆會促進五臟六腑的功用,同樣的,五臟六腑的功能增加也可以讓神經系統的機能增強, 這與食慾改善或放鬆痙攣的肌肉都是有關的。
這 個東西對身體好處竟然有這麼多,抽大麻有成癮性是因為抽的人,尤其是許多病患,感覺很舒服,他覺得身體愈來愈健康,所以會繼續抽下去。不抽的時候,並不會 發生全身痙攣、發抖等戒除症候群。所以釋迦牟尼佛並不禁止祂的弟子抽大麻,因為在印度瘴癘之氣很重,對不對?潮溼、悶熱,瘴癘之氣很重,所以很多弟子都抽 大麻。
(以上取材自2000年6月16日李導師於台北心法班上課內容)
大麻的醫療歷史
大麻類植物(cannabis plants)在生物學上是泛指名Cannabaceae、屬名Cannabis的植物,這類植物外觀最大的特點便是擁有鋸齒狀的葉子,目前已知的大麻有 三大種類,其學名分別為 Cannabis sativa、Cannabis ruderalis及Cannabis indica,其中Cannabis sativa在拉丁文的含義代表「有用的大麻」(useful hemp),這一種類大麻不但具有強韌的生命力,對於不同環境也有極強的適應力,許多地區都可以發現Cannabis sativa的蹤跡。此外,Cannabis sativa易於耕作生長,應用的層面也相當廣泛,因此Cannabis sativa與人類關係也最為密切。
(以上取材自2000年6月16日李導師於台北心法班上課內容)
大麻的醫療歷史
大麻類植物(cannabis plants)在生物學上是泛指名Cannabaceae、屬名Cannabis的植物,這類植物外觀最大的特點便是擁有鋸齒狀的葉子,目前已知的大麻有 三大種類,其學名分別為 Cannabis sativa、Cannabis ruderalis及Cannabis indica,其中Cannabis sativa在拉丁文的含義代表「有用的大麻」(useful hemp),這一種類大麻不但具有強韌的生命力,對於不同環境也有極強的適應力,許多地區都可以發現Cannabis sativa的蹤跡。此外,Cannabis sativa易於耕作生長,應用的層面也相當廣泛,因此Cannabis sativa與人類關係也最為密切。
一提到大麻,往往會讓人直覺聯想到毒品、犯罪等負面印象,事實上人類使用大麻已有數千年歷史,大麻的葉子及種子部分可供作食用或製作大麻籽油,堅韌的纖維更是紡織、造紙及製繩的良好原料,而最受爭議的大麻菸(Marijuana),則是由嫩葉、花等部位加工而成。
根 據歷史學家的研究,人類和大麻的淵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的中國。早在數千年前,中國人已經懂得食用大麻籽並且利用大麻作為衣服的原料,《神農本草經》是目 前發現最早記載大麻具有醫療效果的藥典,最初的造紙技術也是以大麻為主要原料;不單是中國,世界其他民族也都記錄著大麻的栽種及使用。除了應用於日常生活 外,醫療方面的用途更是廣泛,大麻是最早應用於治療精神病的植物,也是一種良好的麻醉劑,舉凡頭痛、風濕、痛風、瘧疾等大小疾病,都可發現使用大麻治療的 直接證據。
大麻的合法性
吸食大麻菸在許多地區是習以為常的日常消遣,直到西元1937年,美國由於外來移民問題及政治、經濟上的考量,全面禁用大麻,世界各國也隨後陸續將大 麻列為毒品禁止使用。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所有與大麻相關的研究幾乎異口同聲的指出吸食大麻的危險性,大麻與其他毒品一樣被冠上邪惡的代名詞。諷刺的是,在 這之前世界各地幾乎找不到任何大麻直接危害人體的記錄,種種的證據顯示大麻甚至比酒精還安全。
大麻的合法性
吸食大麻菸在許多地區是習以為常的日常消遣,直到西元1937年,美國由於外來移民問題及政治、經濟上的考量,全面禁用大麻,世界各國也隨後陸續將大 麻列為毒品禁止使用。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所有與大麻相關的研究幾乎異口同聲的指出吸食大麻的危險性,大麻與其他毒品一樣被冠上邪惡的代名詞。諷刺的是,在 這之前世界各地幾乎找不到任何大麻直接危害人體的記錄,種種的證據顯示大麻甚至比酒精還安全。
1960 年後關於大麻的正面醫學研究報導陸續浮出檯面,推翻了許多先前負面的研究報告,迫使有關當局不得不重新評估大麻的使用。1972年美國11州開放大麻使用 於某些特殊醫療上,近30年來,一些醫學研究者基於對生命的關懷,記錄患者使用大麻的醫療功效,尤其自從癌症與愛滋病盛行之後,大麻的醫療功效更是受到許 多患者的肯定。一些藥廠也相繼推出數種合成的THC(大麻所含的一種成分)給患者使用,並且已有證實的療效,但是被允許合法使用的疾病種類相當有限,效果 據說也比不上吸食大麻。因此,世界各地已有許多民間團體努力試圖使吸食大麻合法化,即使在美國聯邦政府嚴格的反吸毒政策下,已有超過半數的州政府立法認同 大麻的某些醫療功效。
大麻在腦內的作用機制與毒品完全不同
根據科學家的分析研究,大麻已經鑑定出460種以上的化學成分,一般認為大麻對於人體的生理活性主要來自於一類化學結構相似的物質,科學家將這類物質 命名為cannabinoids,目前在大麻中已經發現超過60種cannabinoids,其中以四氫大麻醇 THC(tetrahydrocannabinol)的濃度及活性最強。
大麻在腦內的作用機制與毒品完全不同
根據科學家的分析研究,大麻已經鑑定出460種以上的化學成分,一般認為大麻對於人體的生理活性主要來自於一類化學結構相似的物質,科學家將這類物質 命名為cannabinoids,目前在大麻中已經發現超過60種cannabinoids,其中以四氫大麻醇 THC(tetrahydrocannabinol)的濃度及活性最強。
根 據已知的研究報告,THC和其他cannabinoids在腦內的作用機制與酒精、毒品完全不同,cannabinoids並不像酒精是以破壞細胞膜的方 式進入腦部,而是透過細胞膜上特殊的化學受體(chemical receptor)間接反應於細胞內部,這種腦中的大麻受體稱為CB1,然而在腦內發現大麻受體意謂著人體內必定含有一些與cannabinoids相似 的內生性物質。1992年Devane等人在腦中分離出一種與大麻受體結合的內生性cannabinoids稱之為anandamide,此外在免疫系統 及脾臟也發現另一種大麻受體CB2,同時鑑定出其他與CB2作用的內生性cannabinoids。
關 於cannabinoids在人體內詳細的作用機制目前尚未完全確認,然而根據動物及臨床試驗結果,cannabinoids對於免疫系統的調節扮演著重 要的角色,也有研究顯示cannabinoids可以保護神經細胞免於外來毒素侵蝕,並且可以減緩及減少神經組織受傷造成細胞的死亡。
大 麻受體的發現對於大麻醫療方面的研究具有革命性的影響,同時也間接肯定了幾千年來人類使用大麻的醫療價值。不可否認的,大麻的確含有某些具有毒性的物質, 以THC為例,其吸入性半數致死劑量在大老鼠為42 mg/kg ,然而毒物學裡有一句名言:「所有的物質都有毒性,差別只是在劑量的多寡。」因此有關當局應該以客觀的角度評估大麻,在毒性和醫療之間取得平衡點。
大麻不易有生理成癮性或戒除症候群
大麻在毒品中被列為幻覺劑。依照一般教科書記載,吸食大麻會產生欣快、狂笑、鬆弛感,進而影響記憶、思考、注意力、判斷力。劑量加大後會造成懶散、嗜 睡、人格改變、意識形態混亂、方向感喪失、時空形象扭曲、協調與平衡力變差,並出現視、聽、味、觸覺的幻覺或錯覺。它也會造成頻脈、發汗、下痢、嘔吐、眼 結膜紅腫出血、性能力減弱等。長期使用,可能會使肺功能受到傷害,發生氣管上皮變性。
大麻不易有生理成癮性或戒除症候群
大麻在毒品中被列為幻覺劑。依照一般教科書記載,吸食大麻會產生欣快、狂笑、鬆弛感,進而影響記憶、思考、注意力、判斷力。劑量加大後會造成懶散、嗜 睡、人格改變、意識形態混亂、方向感喪失、時空形象扭曲、協調與平衡力變差,並出現視、聽、味、觸覺的幻覺或錯覺。它也會造成頻脈、發汗、下痢、嘔吐、眼 結膜紅腫出血、性能力減弱等。長期使用,可能會使肺功能受到傷害,發生氣管上皮變性。
許 多文獻可以支持上述的神經精神症狀通常只發生在大量吸食的情況下,或者首次吸食者(原因仍不明),一般情況下往往只出現頻脈與眼結膜發紅等輕微不適。一般 研究者也發現長期使用大麻並無生理依賴性,故不會像酒精或海洛因在成癮後驟然戒除時會發生嚴重的症狀。但是可能會有心理依賴性,突然停用大麻後,或許會有 失眠或情緒略為低落等心理依賴情形。
吸 食大麻後藥效很快發生作用,效果也優於人工合成口服的THC。許多研究也發現只要不過量吸食,許多使用者的情緒會更穩定、思考會更清晰、做事更有效率。這 也與李導師於入定時所觀察到的是一致的,亦即大麻基本上是很安全的藥材,而且不易有生理成癮性,驟然停用時不會有痙攣、發抖或癲癇等嚴重的戒除症狀,甚至 少量吸食反而對許多患者腦部有幫助。因此與酒精,香菸或其他管制麻醉藥品相比較,大麻對腦部與身體的傷害性確時非常小。然而美國研究也發現,車禍意外事件 中有相當高的比率與吸食大麻有關,因此,在大麻被一般人濫用的疑慮未能消除前,大多數國家都不輕易合法化。但是大麻的醫療價值又是不容否定的,因此大麻醫 療合法化也逐漸被西方社會所接受,如何於此二者間取得平衡,則有待學者專家共同討論並由政治手段解決。
大麻在中醫上的記載及療效
大麻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為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未成熟果穗及葉,生長在溫帶或熱帶氣候,產於黑龍江、遼寧、吉林、四川、甘肅、雲南、江蘇、浙江一帶及印度、北非、墨西哥等地,主要用途為製造麻繩。
大麻在中醫上的記載及療效
大麻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為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未成熟果穗及葉,生長在溫帶或熱帶氣候,產於黑龍江、遼寧、吉林、四川、甘肅、雲南、江蘇、浙江一帶及印度、北非、墨西哥等地,主要用途為製造麻繩。
歷 代文獻亦有別名的記載,如:《日用本草》稱火麻;《爾雅翼》稱漢麻,俗名黃麻;《詩疏》中雄者為枲麻、杜麻,雌者名苴、苧麻;《本經》中花名麻蕢;《本草 綱目》李時珍曰:「大麻即今火麻,亦曰黃麻,處處種之。剝麻收子,有雌有雄,雄者為枲,雌者為苴。大科如油麻,葉狹而長,狀如益母草葉,枝七葉或九葉,五 六月開細黃花成穗,隨即結實,大如胡荽子,可取油剝其皮作麻,其梗白而有稜,輕虛可為燭心。」
據《本草綱目》大麻使用記載,可謂整棵植物的根莖花葉果實皆有可用價值,但臨床醫學上以麻子仁的使用為多,其主治功用如下:
1.麻勃:一名麻花,放勃時拔去雄者,辛溫無毒。主治一百二十種惡風、遍身苦癢、女人經候不通、健忘及金瘡內漏。
2.麻蕢:一名麻藍,一名青葛,即麻子連殼者。辛平有毒,主治五勞七傷,多服令人見鬼狂走,利五臟、下血、寒氣、破氣止痺、散膿。
3.麻仁:即麻子之仁。甘平無毒,入脾胃大腸經。
(1)《本經》:補中益氣,久服肥健,不老神仙。
(2)《別錄》:治中風汗出、逐水氣、利小便、破積血、復血脈、乳婦產後餘疾、沐髮長潤。
(3)《孟詵》:取汁煮粥,去五臟風、潤肺治關節不通、髮落。
(4)《本草拾遺》:下氣,去風痺皮頑,令人心歡;婦人倒產,吞二七枚即正。
(5)《本草綱目》:利女人經脈,調大腸下痢,塗諸瘡癩,殺蟲,取汁煮粥食,止嘔逆。
(6)《本草備要》:甘平滑利,脾胃大腸之藥,緩脾潤燥,治陽明病、胃熱汗多、便難、破積血、利小便、通乳催生,亦能治風。
臨床上以慢性便秘、老人體弱、產後血虛便秘者為佳,以麻子仁丸為著名代表方。
(2)《別錄》:治中風汗出、逐水氣、利小便、破積血、復血脈、乳婦產後餘疾、沐髮長潤。
(3)《孟詵》:取汁煮粥,去五臟風、潤肺治關節不通、髮落。
(4)《本草拾遺》:下氣,去風痺皮頑,令人心歡;婦人倒產,吞二七枚即正。
(5)《本草綱目》:利女人經脈,調大腸下痢,塗諸瘡癩,殺蟲,取汁煮粥食,止嘔逆。
(6)《本草備要》:甘平滑利,脾胃大腸之藥,緩脾潤燥,治陽明病、胃熱汗多、便難、破積血、利小便、通乳催生,亦能治風。
臨床上以慢性便秘、老人體弱、產後血虛便秘者為佳,以麻子仁丸為著名代表方。
4.油:熬黑壓油,敷頭,治髮落不生;煎熟時啜之,治硫黃毒發身熱。
5.麻葉:辛有毒,搗汁服,下蛔蟲;搗爛拊蝎毒具效;浸湯沐髮長潤令白髮不生。《荷蘭藥鏡》云:「印度所產大麻葉,有麻醉、鎮靜之效,取葉代煙,能治喘息諸病,以其有麻醉性也,但他處所產大麻葉均無此效。」
6.麻根:搗汁或煮汁服,主瘀血石淋。以水煮服之,治產難衣不出,破血雍脹,帶下崩中不止。根及葉搗汁服,治撾打瘀血、心腹滿氣短及踠折骨痛不可忍者。
7.麻汁:止消渴、治瘀血。
大麻能改善食慾、減少肌肉痙攣
依文獻記載,大麻或合成的THC醫療效果目前已被證實且普遍認可的:第一是有效減少噁心嘔吐並改善食慾,以增加體重。許多癌症患者接受化學治療時最常 發生的副作用就是嚴重嘔吐與食慾喪失,患者在短時間內體重嚴重下降,使病情雪上加霜。這類病人中多數一使用大麻後立刻停止嘔吐,食慾大進,體重恢復,病況 也隨之改善。
依文獻記載,大麻或合成的THC醫療效果目前已被證實且普遍認可的:第一是有效減少噁心嘔吐並改善食慾,以增加體重。許多癌症患者接受化學治療時最常 發生的副作用就是嚴重嘔吐與食慾喪失,患者在短時間內體重嚴重下降,使病情雪上加霜。這類病人中多數一使用大麻後立刻停止嘔吐,食慾大進,體重恢復,病況 也隨之改善。
同樣的療效也 可見於愛滋病人藥物治療引起的噁心、嘔吐、腹瀉與食慾喪失。此外,罹患愛滋病消瘦症的病人,體重會莫名其妙一直下降,這群患者中很多人使用大麻後,食慾很 快增加、體重迅速回升。許多愛滋病患者也發現大麻可以有效減少極度疲倦的感覺,使他們得以過較為正常的生活。
大麻的第二種 療效是減少肌肉痙攣與神經性膀胱造成的尿失禁。許多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或傷害諸如:多發性硬化症與脊髓傷害,會導致患者肢體癱瘓或無力,受患肢體的肌 肉會發生不由自主的痙攣,造成嚴重疼痛與肢體扭曲,許多人也同時伴有神經性膀胱造成的尿失禁,對殘障者的生活造成更大的不方便。
許多藥物如肌 肉鬆弛劑可被用來控制痙攣症,但副作用往往也伴隨而來,許多患者吃藥以後整天昏昏沉沉想睡覺。治療神經性膀胱的藥物也是有許多副作用,治療效果經常不夠理 想。但是大麻已被證實可以有效使肌肉放鬆,改善膀胱控制以減少尿失禁,副作用也少很多,使患者生活品質得到改善。
大麻能減少眼內壓、控制慢性疼痛
第三類已確定的療效是減少眼內壓。青光眼患者因眼內壓異常上升,故會伴隨眼睛疼痛、頭痛、嘔吐、視力惡化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失明。許多藥物都有降低 眼壓的功效,有些患者也可以經由眼睛手術而降低眼壓。吸食大麻已被證實可以有效降低眼壓,且較無其他藥物的副作用,對於某些藥石罔效的患者,使用大麻可能 是唯一保存視力的方法。
大麻能減少眼內壓、控制慢性疼痛
第三類已確定的療效是減少眼內壓。青光眼患者因眼內壓異常上升,故會伴隨眼睛疼痛、頭痛、嘔吐、視力惡化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失明。許多藥物都有降低 眼壓的功效,有些患者也可以經由眼睛手術而降低眼壓。吸食大麻已被證實可以有效降低眼壓,且較無其他藥物的副作用,對於某些藥石罔效的患者,使用大麻可能 是唯一保存視力的方法。
第四類已確定 的療效是慢性疼痛的控制。許多疾病都會造成慢性疼痛,諸如:僵直性脊椎炎或退化性關節炎等風濕症、偏頭痛、腦部手術後的慢性疼痛、肢體切除後的幻肢痛等。 許多患者都必須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劑,但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副作用,如消化道潰瘍與出血、肝臟與腎臟傷害等;新一代的藥物副作用雖然已減少許多,但 價格卻非常昂貴。大麻雖無法根治這些疾病,但是合理使用時副作用極少,許多患者的疼痛症狀可以大為改善。
除此之外,大 麻也被用於下列臨床情況的控制或治療上,使某些患者的病情與生活品質顯著獲得改善,因此很可能具有一定的療效:癲癇、憂鬱症或躁鬱症、皮膚炎造成的搔癢 症、失眠、肌張力異常症、硬皮症(為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青年人與成人的注意力缺乏症、假性腦瘤(為一種腦壓過高的疾病)、臨終安寧照顧等。
也有動物研究 發現大麻本身具有抗癌(抑制肺癌細胞生長)效果。這些研究在在顯示大麻對免疫功能與神經系統具有正面的影響,與李導師的觀察是一致的。近年來有個案報告大 麻本身含有改善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成分,也有學者觀察大麻可能會與皰疹病毒結合並且使病毒失去活性。這也支持李導師提出的理論:大麻所含的特殊成分會與毒物 結合使之失去毒性並排除之。上述這些觀察目前有待更大規模的系統性研究,以便更瞭解大麻的作用機轉。
大麻已經歷經 數千年的臨床使用,而種種的證據也顯示大麻在醫療方面的確有許多正面的價值。當然,在大麻尚未合法前,我們絕對不鼓勵非法使用大麻,而我們更期盼國際科學 界能秉持第九封印的精神,拋開對大麻的成見,針對大麻的醫療功效與副作用做廣泛而翔實的研究,還給大麻一個公正的評價。
李導師對大麻 的作用機制提出一個嶄新的理論,為大麻的研究提供一條不同的途徑,希望能減少科學家摸索的時間。我們希望在揭開大麻爭議的面紗後,各國政府對大麻能重新思 考與定位,適度開放對大麻的管制,使急需的患者能夠合法使用大麻以解除身心的苦痛,如此才算是功德圓滿。
7/27/2013
3/10/2013
万 行 上 师 心 法 十 论 心 法 随 笔(转载)
前 言
万行上师
1971.6月生于湖北随州普通家庭。15岁虔诚信佛,18岁出家于南普陀寺,21岁受戒,22岁毕业也闽南佛学院。同年首次闭关于漳州市绝尘洞,为期两
年的修炼已达到夜不倒丹,河住江翻(息停脉住),无我三昧。24岁二次闭关于喜马拉雅山为期两年,期间遇圣人——拉蒙上师,并得到莲花生上师法脉的真传,
经拉蒙上师半年的身传口授,证得六根关闭,日如中秋,终日深入三摩地中,下无大地上无天,水无波浪火无烟,耳听尘事心不动,眼观形色内无摇,体验了经典上
记载的何谓明心见性,何谓实相无相,在当时拉蒙上师便给予印证,:“你可以断奶了!”可是上师还要坚持反复打捞。于是27岁又第三次闭关于韶关翁源东华山
三圣洞为期三年。历经了无数次的反复打捞,当那个浩瀚的、终极的未知被彻底打开时,整个身心当下豁然顿破,他超越了空有,超越了三界,重返了人间。
上师是沿着莲花生、达摩、惠能的足印走过来的人,证道后根据自己十多年的真修实证经验,又吸取了古人的智慧结晶,并结合当代的实际因缘,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基本理念及修行方法:信须深信,行必力行,理事圆融,道在红尘,空有不住,即心是佛的内在超越,堪称心法之精髓。
上师强调……没有行动的慈悲不是真正的慈悲:欲修天道,先修人道,人道修完美了,天道自然成……。
通信地址:广东翁源县东华寺。 0571—2862395。邮编512600
信必须深信 行必须力行
我从15岁起即虔诚信佛,18岁正式出家。1989年农历2.19日,观音菩萨圣诞日,师傅安景大和尚为我落发,赐名万行,意为修道人难行也要行,难忍也要忍,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也即预示着将来行菩萨道的准则。
在闽南佛学院学习时,开的课程虽多,而我独爱禅宗方面的典籍。所有典籍、经论都是历代大德们开悟后的修行记录,未开悟人的“懂”,只能是依文解意而已,内在的境界做梦也不会梦到。
1992年我到九华山的一洞中,逢到一位僧人,自称“空有和尚”,精神非凡,碧眼方瞳,能夜
不倒丹,洞察三世,我心中的事他全知。我从小就体弱多病,经常发高烧,眉间常有白光出现,耳边常有鸟叫声;晚上做梦经常见到天上的人,有时做梦神识出到外
地游玩……。他说:“这是你过去世,在阿赖耶识留下的宿习种子,今世你必须让它开花结果,才能彻底解脱,否则你还要轮回。”
在佛学院读书期间,参访了好几位师傅,甚至也拜过道教师傅,也向尼姑求过法……被人讥为“外道”。法华经讲,龙女八岁成佛,善才五十三参,参拜过妓女……。
首次闭关 绝尘忘我
1993年1.25日(22岁),首次闭关于福建漳州绝尘洞……三个月后,因缘具足,洞门贴了封条。
闭关百日后性能量彻底激活。在白天静坐中,精液直往外涌……用道家“点会阴”法不管用。我就
大喊空有师傅,子时师傅在空中出现,骂我贪功心切,急于求成,“宝瓶气”修得太猛,叫我停修,把身体倒立起来,并在空中为我做示范……。如是赶快下坐,呼
出宝瓶气,做倒立动作。做了两天后,精液彻底回头不在往下淌。紧接着而来的便是感觉到一股强大的热流从后脊梁往上升,身体也似乎在往上升,头发也似乎直立
起来,两耳内犹如飞机轰轰作响,又好像整个空中都是飞机轰轰声,两眼球有肿胀感,鼻孔流了好几次血,眼前的光虽然不明亮,当觉到异常强大,牙床肿得又红又
大,无法开口吃饭,只能用小胶管吸牛奶喝。(注:如果从太极拳、桩功、自发灵动功入手,动静兼炼,退病与长功的反应要平和些)
由于长时间的盘腿静坐,每天高达18个小时,两条腿肿疼的下坐后不能行走……但头脑,过去的
事情全部浮现……时光倒转,从22—21—20……一直道我母亲生我时的场面……。第一次感觉到时空与自我的消失,每天像是生活在梦中,吃饭、静坐、练
拳……没感觉到在做这些;大便一蹲几个小时也不知道。有段时间特别敏感,山下的朋友要来,他们念头一动,我就知道了;她们在300米外的寺里谈论我,声音
即传到洞内。观遥远地方的事情如在目前。有一次我在练武,明明在洞内,也不知怎么打出洞外了……赶快穿进洞里。但在清醒状态下却不行。
在绝尘洞中写的两首诗::
痴情相思人不识,虚空自有鬼神知。门前嫦娥倩影过,心中乌云隔爱河。
未见佳人音已闻,洞内神仙倍精神。若是有人来问吾,立在山顶海底行。
一天夜晚,突然有人砸门,把我从定中惊醒,我也不知用了多大的声音大吼一声,也把门外的人嚇了一跳……使我在好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处在精神恍惚呆滞之中,出关后生 了一场大病,一直到西藏莲花岛上,拉蒙上师才把我从那种魂飞魄散的状态中拯救过来。
定中的禅者,其精魂魄是离开身体的,只有很微细的“真气”供肉身存活。我的突然受惊,当时的感受是从全身的毛孔猛地向外迸溅出一股力量,而在大吼之前,脱离肉身的精魂魄还没有回到身内。
首次闭关就这样结束了……前后23个月,我于1994年12.20.日离开绝尘洞。
二次闭关 雪域奇遇
1995.1.3.到达拉萨。在喜马拉雅山腹地的一湖心岛上安定下来。岛上住的是一对喇嘛夫妇,男的叫“拉蒙”。
十多天里我的精神仍然处在恍惚之中,晚做噩梦。我的一切拉蒙上师都知道:“你最好能入定,不
能入定就睡觉吧。我采用宇宙根本音三字明:嗡、嘎、吽,召回你的灵魂。”不久我就睡着了,梦见一人把我又带回到绝尘洞中,梦中既听见又看见整个宇宙都是嗡
音,无数个光子流伴随着嗡音全部和我的身体融为一体。在当时的感觉像是刹那间,当苏醒后,师母告诉我已经过了三天三夜了。
每天和上师一起静坐讨论佛法。上师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刚蒙蒙亮,上师便起床到院子里绕着
铁树念经,我虽听不懂上师
念什么,但可以感觉道他那音频的震动力。时间一久,我也每天绕着铁树念经。听上师说,这棵铁树是当初莲花生大师从印度带来藏地的。我说这不像我们汉人称呼
的铁树,上师说喜马拉雅山的铁树怎么会和汉人的铁树相同呢?拉蒙上师告诉我:“当时是八世纪,吐蕃(即西藏)国王赤松德赞邀请莲花生大师来为西藏地区降妖
躯魔——因当地邪教巫师用咒语控制百姓和王公大臣,索取钱财和民女。以莲花生为首的三十多人(大多和玄奘法师一起学习过)从天竺(印度)来到吐蕃……有位
叫佳斯达德的上师,便是我的祖辈。……后来大部分人回到天竺。”
听到这里,我马上追问一句:“那么你的祖辈为什么还留在吐蕃?”
上师答道:“莲花生大师嘱咐我的祖辈,这棵铁树开花尔等才能回天竺,祖辈于是娶了吐蕃的女儿留了下来。最近我时常见到铁树发光,大概是快开花了吧。我已对这棵铁树念了数百万遍的真言。”
我指着铁树问上师:“铁树为什么是五个杈?”
上师道:“这和达摩到中国传的禅法‘一花开五叶’有何区别?莲花生大师到吐蕃开创了密教,结果也是一花开五叶:红、 白、黄、花、黑。”
上师把我的六字真言、宝瓶气、拙火定……全部纠正一遍,首先带我念“嗡、嘛、呢、叭、咪、
吽”,上师这种念真言的音频振动律,与我15岁在水濂寺时一个喇嘛亲口传给我的极其相似。全世界的人都会念这个咒语,我敢说念对的人少之又少。这个咒语我
已经念十年了。该门派对这个咒语的念法,是用音念,不是用声念。用音念最易和宇宙的音光之流沟通,振动的频率非常强大,等级低的妖魔鬼怪最怕这个音流,胆
量小的人晚上采用这种音念法,很快使自身的精气神强壮起来,散发出去和宇宙沟通。我在绝尘洞中晚上遇到狂风大雨电闪雷鸣时,总是采用六字真言“音念”法使
自己的胆量壮大起来。
上师并讲解了嗡、嘎、吽三字明的真实含义:“嗡”是宇宙原始生命能量的根本音,含有无穷无尽
的功能,宇宙中的飞潜动植皆是赖它而生存,是创造整个宇宙万有的能量;“嘎”是宇宙开辟宇宙万有生命生发的根本音,它是种推动力,生死轮回,天堂地狱皆是
由它在推动;“吽”是宇宙万有潜藏的根本音,必须把它唤醒,成道才有希望。三种音构成了整个宇宙的万有,掌握此三种音可覆盖一切咒语,和天上、地狱的众生
沟通,都可用此三种音流 ,音流修到最后就变成光流,进一步光音合一,原本一物。
使用头脑修行是违背道的,不空掉头脑是无法进入修行的档次,道理通后就应该去行,知行合一方能与诸佛同心。
一天静坐我忽然悟到 六世达赖写的那首桃花诗的真实含义。
“美人不是娘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伤(尚)多情。”
我也附和一首桃花诗呈给上师看:
“末世众生笑达赖,桃花岂能用心栽?花开花落皆由它,栽的桃树不开花。”
上师微笑表示认可,马上追问我一句:“不栽桃树,如何会开桃花?”
我答:“寒冰日日结。”
上师又问:“花开以后又如何?”
我答:“夏穿汗衫,冬穿棉袄。”
上师又问:“夏穿棉袄,冬穿汗衫不行吗?”
我答:“何必夺走别人口 中的糖果。”上师不吭声。
有次我问上师何谓“实相无相”,上师的手朝着我的头轻轻拍了一下说道:“这就是实相无相。”
我当下豁然了悟,欢喜磕头致谢上师。
师母说:“……无我的等级就是解脱的等级,解脱就是佛嘛……佛是众生的,众生是佛一人的……只有一个大开悟、大解脱的人才做得到把自己施舍给众生……无我的等级,也是佛的等级。”
有次我和上师在湖里洗澡,上师见到我的尾巴骨鼓起很多,便问我最近是不是在禅定中静不下心来。我说是的,最近精力充沛得使我快要发疯了,可是又无法转变它。
上师微笑着说:“恭喜你,你将很快进入二禅天的‘定生喜乐地’。”
我说:“等进入定生喜乐地中我已经发疯了。现在是前面漏不掉,后面上不去,整个身体快要爆炸了。”
上师说:“我教你几个瑜伽动作。”
在上师的教导下,很快就突破了这一关。紧接着而来的就是不愿下坐,从上午的11点一直持续到
下午的六点钟,每天一到这个时间便会从会阴穴升起一股痒稣酥的快感,整个人的身心都进入欲醉欲仙的境界里,生理的快感和心理的喜悦感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
禅悦为食,日如弹指,天天都如此。
一天早饭过后上师说:“这就是禅定中的喜乐感,你不能长期停留在这种境界里,否则,往生后必落入畜生道里,枉自修炼一场。“
我问上师:“想必这是男女做爱的感受吧?”
上师说:“做爱的快感万分也不及禅定中的一分,这还是淫欲的范围内,你必须尽快突破它,上面还有更高的境界等着你。”
我说:“我根本突破不了它。一到这个时间,我的身心都被拉进去了,生理上既空不掉,心理上也放不下。”
上师很严肃地大声说道:“你每天到这个时间去挖菜地,要么去背石头,或去游泳。”
以后每到这个时间,当快感升起来的时候,我要么去挖菜地,把身心从禅定中拉出来。
一次和上师一起种菜,我问上师为什么一个大开悟的圣人能改变宇宙的一切,为什么又不去改变它?上师说:“是众生不愿改变,怎么说是圣人不去改变呢?圣人不会强迫众生改变的,圣人是恒顺众生的。再者出世间法不能用于世间法上,世间事必依世间法去做。”
我反问道:“那我还修行干什么?”上师答道:“在圣人眼里无生无死,又有何死可救,又有何生
可求呢?一切的一切只是现象而已。因为众生进入不了无眼耳鼻舌身意的境界里,所以只能看到表面现象——生老病死。当能进入生命的中心——无眼耳鼻舌身意,
那时你将看见无生无死,无智无佛,一切都是圆满的(无极),是现成的(太极),无须再让它成为什么,它原本什么都是,什么都是它的变化,它永远存在于宇宙
之中,宇宙的万事万物原本就是一体的。修行的目的并非是改变什么,而是去认识它,当你认识它后,也即所谓的功德圆满成佛了。”这种认识并非是头脑的领悟,
而是心灵的超越。领悟了不能超越,还不算真悟。在圣人眼里没有什么可以存在或不能存在,若是还有能存在或不能存在的话,这还不是一个真正的超越的圣人。圣
人的心灵中仁慈与残酷,是与非,白与黑,生与死……这些种种概念在成佛的那一刹那全部都超越了。圣人是一个无事于心,无心于事
的真人,实实在在的真人,吃的时候比谁都能吃,玩儿的时候比谁都会玩儿,遇到喜怒哀乐的事情时,必凡夫俗子还要敏感。一样的哭,一样的笑,在这里首先要清
楚超越的含义,它既不是改变也不是接受,而是种“照见”,照见万事万物的本质,仅是头脑的领悟而没有心灵上的照见,根本无法超越宇宙中种种事相。”
我又问:“圣人有感情吗?
上师答道:“一个没有人情味的圣人,这还是圣人吗?既没有人情味,又如何理解众生,又如何度
众生?没有人情味儿的圣人你不觉得他很可怕吗?即便石头也有情,菩萨不正是有情才来世间度众生的吗?只要是有肉身存在就有喜怒哀乐,就有生老病死……多情
乃佛心,无情难成佛。你当思之。”(对联: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一天师父说:“把你自家的宝藏拿给我看看。”
如是我把几天前几首悟道偈语颂给师父听。
晶晶白雪尤未化,无相无名处处有。来来去去皆无痕,大物小物不及它。
无风雪花溅,宇宙白茫茫。举头无一人,雪地禅跏趺。
上师又问我:“如何得来的?”我又把另外几首背给他听。
中间不立两不看,觅得谁知离更远。真若不立妄才空,动静当然本湛然。
当下是道何来转?有转更是头安头。此时此地道最亲,原来天堂早有吾。
上师再问:“如何行?”我又把另外几首背给他听。
执道是修道非修,执道不修道是修。单用一心做万事,莫把一物万心思。
融入红尘后,哪个不温柔?干将本无痕,何来造新殃?
荷花岛上无甲子,惟见日日如中秋。岁月无情催人老,人间有爱赛青春。
师父听后仍然是微微一笑。稍停片刻后便说道:“你可以断奶了。”……“回汉地打捞吧。”
经过一番和师父讨价还价后,便问师父:“我去何处为好?”
师父答道:“北贵则凶,南贱则吉。”
一连几天都没有机会和师父师母见面,当我静坐时,师父便围着铁树念真言,当我出来绕铁树念真言时师父就进屋了。当时的心情彼此都知道。
一天早晨,我正在静坐,刚进入禅定,就被师父师母念真言的音频振动力从定中振了出来。从音频
中,觉得今天有些反常。当我开门出来时害怕已久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铁树开花!我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当初莲花生大师从印度带来的这棵铁树芽儿种在该岛
上,嘱咐佳斯达德上师,铁树开花你才能回天竺。整个早上,我都没有心情念真言,一直绕着铁树流眼泪。上午师父带我到岛上的岩壁上念了一阵子真言后,叫我把
这个石壁缝撬开。当我把石壁缝撬开后,什么也没有。只见师父师母又念了一阵子真言后,我才发现里面有一些东西,其中有一水晶球闪闪发光,上师说这是莲花生
大师留下的法器,此乃摩尼珠。我说,我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上师把摩尼珠放在铁树的花蕊上,问我这是什么?我说此乃摩尼珠开在莲花里,也即花开见佛……。
上师叫我观摩尼珠,从中午一直观到晚上,奇迹终于出现了。观到摩尼珠里有一咒语,当我将要告之屋里面的师父时,上师已从屋里出来,微笑着说:“从此以后它将属于你的,因为你已经观出来了莲师的心咒,实乃你与莲师有缘。”
我说这是有形有相的东西,容易惹是非,修行应该向内找,还是还给莲师为好。上师说:“你观出了心咒,即使是把摩尼珠还给莲师,心咒如何还呢?”我说既然如此那就收下吧。
第二天一早,上师就把铁树挖倒了(千年铁树有二米来高,十公分粗),并说要给我做个法印,我一听说是师父的礼物,便很高兴地答应接受了。
上师问我:“你是要花的下面的稍的这段的,还是中间、还是根部?”
我脱口答道:“要根部。”这时站在一旁的师母叹口气说道:“乖伢崽是个辛苦命呀,你要花下面这一段该多好啊!”
我自作聪明地说道:“万事万物都建立在根上,都离不开根,难道不是根最贵重吗?”
师母说:“的的确确是根最重要,万物都建立在根上,但是百花盛开的时候人们都在欣赏花朵,谁又会注意根部呢?只有花木工人才会注意根部,花工看到的不是今天,而是明天,是后天……”
我问中间这一段呢?师母说:“只有愚痴的人才会坐在两把椅子的中间,其结果如何呢?……”
听到这里,突然感受到身心内外一片透明,对世间法、出世间法豁然贯通。
两天后 师父便把法印做好了。法印上面刻有三种咒语,应我的祈求,上师并把他的心咒用法力打入法印之中。一个礼拜后,上师为我进行了“大灌顶”。
一个明朗的夜晚,岛上寂静的出奇,彼此的呼吸声都能听见,我与师父师母面对面坐在石板上。师
父为我讲解了如何使用摩尼珠,以及法印的用途与来历。该教派的最大的一个特色,便是历来都是上师找徒弟,凡是本教派的弟子的额头上都盖有一法印,并有上师
用真言把摩尼珠打入弟子的额头上的迹象。这样,即便是弟子这一世没有修成功,或是做了坏事下地狱,本门的历代上师都有责任来救度,除非弟子一直到成佛才能
用自性中的三昧真火把摩尼珠及法印的光痕融为一体。上师转世也依额头上的摩尼珠及法印来鉴别。本来我有自己的打算,回汉地带几个道友来莲花岛继续修炼,既
然师父师母的因缘成熟要回印度也就不勉强二位老人了。上师命令我,三天之内也要我离开莲花岛,听到这里我好伤心,觉得自己命苦,每天都是不要命的修炼,竟
然连一安身修炼之地都没有。我跪在师父脚下哀求到:“请师父赐给徒弟一栖身之地,水还没有烧开透,若停火弟子放不下。”上师说道:“会满你的愿的。”如是
上师便赐给我一首禅偈以此指点迷津:
东华一朵开,花开于东华。东华演东华,华花花又花。
我要求上师把摩尼珠和法印打入我的脑门上,上师说:“在当初你已由莲师亲手给你盖过法印,否
则你不可能找到我。”说完后,上师便趴在石板上和我头抵着头,开始念动真言。顷刻间从上师头顶上冲出一股强大的热光,灌注入我的头脑,上身,下身,整个身
心内外都是热感,麻感,痒感。这时我亲眼观见(不是肉眼),:上师身心内外一遍光亮,犹如午时的阳光一样,刺得我有些不敢直接对视。也就在这时才发现自己
也是身心内外一遍光亮,第一次感受到何谓“菩提月液”,何谓“白骨流光”。
这时听见一旁的师母说:“当心伢崽受不了,他已经呻吟了。”
当师父的头和我的头分开时,我已经充满了超然的喜悦昏倒在石板上,隐约听见师母说给伢崽盖点
衣服。当我醒来时,已是日落西山了,眼前的一切都变了,三间茅棚化为灰烬,绿树黄花全部枯萎。我像发疯似的冲到岛的“码头”边,发现前几天和上师一起制作
的木筏竟然留在岛的这一边。回到岛上心潮起伏,便像往常一样围绕着铁树挖过的坑念动真言,发现……
下山后,来到村镇,才知道在莲花岛,不,应该说是在天堂里已经生活了半年。
在居士朋友的帮助下,并为我找了一间屋,依上师之言一直闭到1996.的秋季才离开西藏。
三次闭关 超越三界
广东翁源县东华山有一个山洞,名曰惠能洞,为当年六祖来东华山小住所用。六祖曾用禅杖击洞三下,众人皆不解其意。我听说后便在洞内静观一晚,第二天改惠能洞为叁圣洞,并留有一偈:
前三后三今又三,慈航倒驾非是缘。红尘极乐无两样,荷花岛上示东南。
经宗教局批准,1997.8月,台湾的若辉恩师以80高龄亲临东华山为我举行了进关仪式,随着三声炮响,三圣洞贴上了封条。……每天18个小时参修。
1997年进关后,有半年时间,或轻或重地都在尿血,自己开了些药方,叫护关人员煎给我喝后,算是控制住了。这次尿血我根本没放在心上,并没有影响到我的心情。
第二位来给我护关的是个湖北人,他的宿疾——肾病复发了。当他犯病时,我给他发功,他的身体
犹如一个没有底的水桶样,根本装不住我发给他的光,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是不敢相信。这位仁兄回到家里,一个月后就往生了。接着他的爱人又来为我护关。
当这位仁兄患病期间,我天天为他祈祷,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我向菩萨祈求:万行愿意代替这位仁兄去死,因为他家里还有小孩,需要父亲抚养。最终还是无济
于事。
当他临终时,是我亲自在禅定中接引他往生的。他算是我修行以来第一个接引的众生。在荷花岛
上,我的灵体就能轻易地脱离躯壳,只是那时还不能做主,(也即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进出出)。这位仁兄死后仍然来到山上为我做饭,所做的饭菜皆是一团光放在窗
口。对灵体的众生来讲,一团光就是实实在在的实体,拿碗,拿的是一个光碗,盛饭,盛的也是一团光。后来我告诉他:你的肉身已经死了。但这位仁兄不相信。如
是我便打一盆水让他往里面看,他才相信自己的肉身的确死亡了。
这位仁兄生前是不相信宗教的。我说:我可以带你升天,进入佛国。他说:“我不想升天,也不想
进入佛国,还想投胎做人。”其实我知道他是不相信有佛国,我告诉他:你为我护了一年的关,我有责任让你见到有天堂有佛国,我可以带你进入佛国游玩一遍,你
再返回人间投胎做人也不迟。他见我言语诚恳,便答应与我配合。
如是我便坐禅,依禅定的功力离开身体,带领他的灵体进入一层天,二层天,三层天……,当进入
第十层天(少光天)的时候,他的灵体就开始惊慌说眼睛受不了光亮的刺激。我说:第十一层天为“无量光”天时,光亮把他的整个灵体都照亮透了,他被刺得嗷嗷
叫,转身就往回跑,并说:“光太强烈了,快把我融化了。”可是他根本不知道来时的路,只好求我快把他带回去。我说,三界二十八重天,我们还没走到一半,这
一层天还没有脱离轮回,凭我的禅定功力,还可以升几层天没问题。这个时候他已经哭着哀求我:“赶快带我下去,我快要融化了,我快要死了。”霎那间我们又回
到叁圣洞前了。那个时候他才相信果真有天堂,有佛国,并要求传他法,他也想修炼。
我说:“你没有经过肉体的修炼做基础,灵体直接修炼是很困难的,肉身才是最可贵的,只有修炼
到可以脱离肉身后,灵体才有能力独立修行。若生前修炼到见过光,归天的时候则轻而易举。如是我给他灌顶并把法印及摩尼珠打入他的“头脑”,以防他来世忘了
修行,本门的历代上师还可以找到他。就这样,他去投胎了。我在禅定中一直看着他投胎,哇哇地出世才撒手的。
这件事从另一个层面证明,为什么古今的上师总是强调信,信是基本点,是最初的也是最终的。只
有信,当在往生时接受上师的接引,才不会和上师的力量对抗。惟有全然的信任,才能融解我执,就像水珠溶入大海一样,消融于佛国大光明之中。但是,在心智的
层面上贯串这个信字,却不是一件肤浅的事,头脑(习惯势力)一定要设置种种的障碍,玩弄种种的诡计,为自己辩解。
我从1998年发高烧一直持续到1999年结束,也正是这两年——20世纪的最后两年,才是
我的心态转变及成熟的两年。在1998年高烧达到顶点时,冲凉水澡,吃药,一点儿也没用,把整个人烧得萎缩起来,眼前一片模糊、失去了清晰度。内心的焦躁
犹如万只虫子在爬动,在撕咬我。两只手不由自主地在心窝处乱抓,最后抓破皮也不管用,把风油精擦在抓破皮的伤口上,凉飕飕的,心理才好过一会儿。由于长期
发高烧,自己摸索出一套经验,高烧一来,我不再吃降火药,而是吃发汗药(增温),全身的高烧随着发汗排除去了。
1999年秋季的一次高烧是最严重的一次,也是三年闭关的最后一次高烧。当时烧得浑身出现了
水泡,痉挛(抽筋)得整个人直不起腰,腿也伸不直,眼睛也模糊了。尽管是在高烧,但给自己规定的静坐时间——每天18个小时,还是照样完成。当时只有一个
信念:万行生病是可以,“我”是绝不能再跟着万行一起生病。有几天把万行折磨得实在受不了,只好将“我”(灵体)离开身体,跳到一边看万行受苦,这样试了
几次,好过一点儿,但还是解决不了根本的痛苦。高烧是已经习惯了,影响不了我,只是有加上焦躁,萎缩性抽筋颤抖,倒是使我无法静下心来。下坐后两条腿走路
直打颤。虽然眼前的境界,光亮度随时可见,但已经不感兴趣了,并没有减轻高烧的痛苦,当时真想往生算了。当我试着念动真言中的“吽”字,想一走了之时,顷
刻间感受到一股强大的业力拉住我,真言根本不好使,不,应该说,是万行与众生的缘未了。业还未消的原因。当时想死的念头产生后,已经使好几个地方的亲朋好
友都感应到了……。三年的闭关,有两年是在病中度过的……。
“三界轮回情为本”。其实情不仅为轮回之本,而且也是成佛之本。只有一个大开悟的人,才敢于
打开“情”的闸门,才能做到把情升华为无分别的爱。天道是在人道的基础上修成功的,欲修天道,先行人道;天道修成后,又是在人道中发挥天道的力量。一个真
正的修行人是不应该脱离人间的,离开人间,也无佛可言。
修行中出现的隐态众生(精灵鬼怪)的干扰,也是经历了无数次的斗法才从中挣脱出来,否则万行
便成了无形众生的奴隶了。一个人没有亲身经历,没有亲身见到无形众生,是不会相信的。无形众生仅是宇宙中的一种存在,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可以和它们
交流,并能互不妨碍地各自生活。
至于受到鬼神的干扰,现在完全可以做到可理睬可不理睬,让这些妖魔在面前跳一会儿舞看一看,也蛮可爱,佛菩萨加持力也没有什么可诱惑的,佛与众生皆是一体的。
生活本身是和谐的,在和谐中创造就是一种享受,打破了和谐去创造,则是造新业。但是谁又能做到随缘而不是在造新殃呢?
行到山穷水尽,正当无路可走,身心将要崩溃时,在一天凌晨静坐中打盹,不知是哪根神经触动了,忽然冰消瓦解……见到了晴天白日。
我喜悦得快要发疯,洞壁,书桌,毛毯,树林……眼前的一切都有了活力,犹如美丽的少女,犹如闪闪发光的如来佛……
当我从这种状态中醒来后,有种浩瀚的、终极的未知被打开,并合二为一,知者与被知者,照者和被照者全部合二为一,全部成了整体。全部成了空无。
宇宙的存在和构造只是一个整体,众生的本来面目是一样的,仅是躯壳有别。我生就是万物在生,
我死就是万物在死。生生死死只是现象,从未进入,也从未牵扯到那个最根本的存在者、整体者。我就是那个海洋,就是那个存在,就是那个整体。心念动摇即可震
撼整个宇宙,整个宇宙随着意识的动摇而动摇。
我犹如得到泉水的源头,急不可待地要往外释放。随口说了四首悟道偈:
洞房春雷惊醒后,月中嫦娥不再来,无人无为无世界,从此不再思蓬莱。
法本无法,求法生法。佛本无佛,求佛生佛。
能所照照犹重关,烦恼除尽菩提完。有为无为皆非真,不住不舍方到家。
五谷丰登人人爱,山河大地是如来。杨柳青青亿万年,融入月光照人间。
世界为我一变,天空开阔了,也明亮了,大地上处处都可通向山顶,人也变得抖擞,充满了活力,
理想变成了小鸟在枝头歌唱,便成了佛光围绕着我,遍地皆是佛,遍地皆是道。哈哈!原来佛国就在这里,原来众生本是佛,原来头头都是道啊!从此以后,我再也
没有奋斗过、抗争过、攀登过,而是来到了红尘,返回了人间。
所谓开悟:就是开了智慧,明白了修道之理,对于解脱之途豁然通开,犹如黑夜中,忽然见到了前方的那盏明灯,从此以后再也不会迷失方向。
所谓的解脱:由于智慧明灯已打开,在思想上超越了以往的种种枷锁,其心态对于种种事物来去无挂,生死轮回犹如水中月,梦中花,天堂地狱,无恋无畏。
所谓的成佛:智慧之光照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原本就是不生不灭,原本就是千百亿化身,原本就是功德圆满,原本就是与诸佛菩萨同一体。
生命的本质是一团光(无极),六道众生皆是不同程度的光能量体(太极)。只要是保留个体的能
量光体,就永远有轮回。若不想轮回,惟有通过修炼
,提高自己的光能量体(太极)。当把自己的光能量体修炼到和宇宙之光(无极)的振动频率能够吻合时(无极而太极),自体之光(太极)和宇宙之光(无极)合
二为一(人天合一),你将永远不再会轮回。佛和上帝都是不同程度的能量体,能量高的往上升,能量低的往下落。众生的本来面目也即是超越意识层次的一个光
点,这个光点来自宇宙之光的一部分。宇宙之光是创造宇宙万物的原材料(元神、灵体),在这个原材料之上还有一个无形无象、超越见闻觉知、依无体为体的存在
者(道)。它什么也不成为,什么也不从他那里成为,它仅是一种存在,它永远依它先有的形象(无象之象)存在,它亘古及今,宇宙有成住坏空,它没有成住坏
空,它既不主宰万物,万物也不依附于它,到此,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领神会离它更远,见闻觉知乃是与它背道而驰。见闻觉知——心领神会——创造万物的光
和音——无形无象。
生命从哪里来的?从光音里面来的。为何从光音里面来的?因无明存在,如是有了妄念有了觉知,
便从光音里面脱体出来。生命如何回归?反其道而行之。妄念本是振动,觉知也是振动,生命借助光流和音流的振动而下降——也即投胎。生命回归的时候也必须借
助光流和音流的振动而上升,打破无明——也即复原。见闻觉知,心领神会,光和音皆会振动,皆不究竟,但是要达到究竟的源头(无极、出世间法),惟一借助的
还是这个不究竟(太极、世间法)。来,是靠它(太极)来,回,还是靠它(太极)回。
一个解脱的人,一个超越的人,一个无为的人,他既不是落在空上,也不是落在有上,更不应该立
在中间。既是无我,又有谁来立呢?首次绝尘洞闭关,弃有入空,犹如走出火山,又入大海,那时一心迷着修炼功夫,没有明了自性本来就是圆满的,自性本来就是
具足一切的,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那为什么还要修,还叫修呢?要修的是迷者,叫你修的是门外汉。你心里平静不下来才要修,你不信上师的话才要修。你有野心
才要修。这些种种概念都超越了,还有什么可修的呢?
就连菩萨还不是究竟的果位,在菩萨眼中还有佛可成,还有众生可度;佛的境界是无佛可成,无众
生可度。天堂地狱皆是依众生的根器而显现。有音、有光、有观照者存在,皆是处在“化城”(途中的驿站)之中还未到达“宝所”(无所为所,无处不是所)。若
有立有得、有证,必然还会有轮回。必然还有业随身。若悟到最终的修行是空,那说明还不是真空,真空连空的心态、空的境界都不存在,空还是属有的范围,空还
是属有的产物。空还是属悟后的痕迹,悟迹不除,仍然不算到家,仍然不能来去无挂。仍然还有业——空——随身。
第二次闭关,拉蒙上师就说我可以断奶了,应该到红尘里修炼。那时万行浑身是冲劲,要挫败释
佛,要挫败耶稣,根本没有领悟到他们的功夫是在红尘中修炼圆满的,功法上可以在山洞中修炼,然而心法上的圆满惟有是在红尘中修来的。道的用,是在红尘中使
用,当然所突破的也应该是红尘,全心全意的做事就是修道,就是禅定。
在日常生活中,搬柴提水,吃喝拉撒,喜笑怒骂,无不是静心,无不是禅,无不是道,岂能说惟有
盘腿打坐才是修行,才是功夫?行住坐卧皆是与道相通的,真正领悟的道理就是功夫,真正的功夫就是明了透彻的真理。倘若你悟的道理不能和功夫相融,倘若你修
来的功夫经不起真理检验,那么你所悟的道理,所修来的功夫皆不是真实的,皆不是究竟的,皆不是圆满的。究竟圆满的真理就是功夫勿须你盘腿打坐,反之你所穷
尽的真理都不是源头。切莫误认为每天盘腿18个小时,夜不倒单,那就是道,那就是佛。真正的功夫,心性的功夫是在红尘中的万事万物中磨练出来的。18个小
时的盘腿不足为奇,人人都可修来,佛法最终的成就不是依功夫,而是依智慧的成就为究竟的成就。
自古道:大隐隐于闹市,小隐隐于深山。何故佛教是以莲花为其象征?试问:莲花是生长在什么地
方?生长在什么地方的莲花最美丽?……真正的莲花是开放在污泥中,而又不被污泥所污染,并且生长的更茂盛,更能散发出芬芳。莲花根所吸收的就是污泥,并能
化污泥为芬芳散向四方。一名修炼者,所修炼的是心态,是智慧,是慈悲,是人品,然而完成这些所需要的是红尘,是在人群中,而不是在山林中就能够炼好的。
经过多年修禅定完全可以达到日中一食……然而一遇到红尘中的实际问题,仍然还是一塌糊涂,……有时内心还会不安,更不用说别人不能理解你的所作所为了。……事实上,一个“天上”的神仙来到人间,结果一定是这样。
炼心调气的好地方除了闹市,还有哪里更好?能在红尘中立住脚,能在红尘中静心,试问:还有哪里不能静心?红尘才是检验心态,检验功夫,检验人品等等唯一最有力的场所。
功夫陷住多少人,最终还是不究竟。条条道路是通向山脚,未必都能通向山顶。山顶上那一点惟有
一条路可以上去——虔信。……何故会有“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呢?正是因为修行太简单了,所以人们才不信,才会离道(红尘)又覓道。……好在是春来草
自青,早晚你都会承认自己就是佛,早晚你都会进入红尘奉献,高高兴兴地生活,安安心心地工作。
过去你若靠近万行的身边万行会使你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大我——我在修行,我有法可传,我能使
你成佛。可是今天你若靠近万行的身边,你将会失去一切,最大的失去,便是失去你的自我,失去你的存在,你将会成为一个空无,无法可传,无果可证,你将会消
失在大自然之中,和永生融为一体,和道融为一体。那时你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的我,那时你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我存在,而不是千百亿化身般的存在:为名存
在,为利存在,为爱存在……。那时的你和现在的你,既是相同的,又是非相同的。相同的是,过去你要睡觉,今天还是要睡觉;不同的是,过去你睡觉不会打鼾,
而今天是鼾声如雷。
果真与众生缘未了,业未消的话,出关后左手拿干将,右手拿莫邪,代众生斩却人间的烦恼。业若完了,那就改头换面,走吧!此处不留我,自有留我处,如果听我的话,还能带走几个。
闭关到今天,已是无话可说,幸好以前写了不少悟道偈,今天拿出来给大家作为笑料吧。首先提醒大家看禅诗的技巧,那就是关掉你的两只眼睛,打开你的另一只眼睛,否则真的当作笑话来看了。
寒冬百花闹;枯木梅花生;嫦娥伴天明,娇痴天未晓。
洞房夜夜春风起,今夜更比昨温柔。思之不来来不思,不冷不热是真爱。
花容月貌处处有,夜夜笙歌散不收。天堂招手不去睬,只顾当下我和她。
缠绵渗湿润,热烈易沉睡,销魂泪不出,瞬间铸永恒。
背后水腾腾,檐头浪涌涌。空中芦花摇曳,地上根杆一动不动。
宇宙钟鼓齐鸣,人间正是梦香。嫦娥驾着明月,不分昼夜偷偷来相会。
到家无事蒙头睡,途中紧赶防天黑。佛祖罗汉吾杀尽,慈悲观音亦未留。
心 法 十 论
万行上师从修行经历中,总结了一些基本理念,即:
1、顿悟不离渐修;2、超越空有;3、理事圆融;4、道在红尘;5、佛在人间。一了百了,高高兴兴地生活,安安心心地工作。爱天堂,更爱人间;爱佛菩萨;更爱的还是人;爱教,更爱国。深信有前世、来世,更爱的还是今世。
一 论 明 师
※大彻大悟的人就是一位彻底平凡的人,正是因为平凡,才使其成为一位神秘莫测的人。平凡的人抛弃了所有不平凡的抱负,完全满足于现状,享受现有的生活,
他没有什么想达成,做任何事都没有动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于彻底平凡的人来讲,都是一种享受,他直接进入生活,面对生活,不加分别的生活,他不想知道何
谓生活,只会去经验生活,让生活来充满他,他完全和生活同一体。
※圣人就像太阳一样,不会在意人们对她是好是坏,……太阳并不会因为人们的谴责与赞叹而改变自己的行规。
※“一真法界”:得道的人可以“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法法相融参而不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万事万物皆是佛,皆是法,平等无二。
※没有众生就没有明师,明师的功德是以众生为基地培养起来的,众生是土壤,明师是大树,是大树需要土壤,而不是土壤需要大树,大树的叶子和果子,最后又落在土壤上,众生的福报是以供养明师而来的。
※成道的人融入于整体之中,“我执”的空间消失了,他所做的一切都处在整体之中在做,他没有“得”的感受,也没有“失”的感受,生死的空间早已不复存在了,他虽说是活在当下,开始连当下的概念也不存在,他也会努力,也会发火,也会骂人,但这些都又不存在里面。
※开悟的明师不追求任何东西,也不会畏惧任何东西,所做的一切都是随缘。她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她的眼中没有好,也没有坏,她是一个善恶不分,男女不分,天堂与地狱不分,生与死不分的圣人。在她眼里没有一个是众生,个个都是佛。
超越自我的人,进入道里面的人,哪里还有善恶美丑好歹之分呢?她证得了无分别智,她不讲信用,也不会失去信用,他不会再造业障,也不会再消业障,他所做的一切,既合人道,也合天道。
※对于悟道者而言,爱和恨的心都已消失,她不爱某人,也不恨某人。然而你若来到她跟前却能感
受到一种深深的爱散发着,那是一种单纯的品质在散发,你想她是什么,她就是什么,依你的根基而感受,而起反应,悟道者的心中始终是种单纯的存在,对她恨不
值得,对她爱更不值得,但是你若想要爱,那么她就是全部的爱的化身。
※成道以后的身体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形象存在,而内在的存在已彻底改变了,我还是我,又不是以前的我,过去的我死了,又生出一个新的我——无量劫以前就有的我(本来面目)——现在从新出现。因为现在的我头脑——心意识死了,无量劫以前的我不得不出现。
※不要认为修行人修道最后像个木头一样,什么也不知,在修行的某个阶段固然像个木头,由于头
脑不再向外追逐,这股力量返回来逐渐进入了内在的核心,完成了这个过程后,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技巧都变成了觉知,天空中飞的一只小鸟,犹如在你的心头飞
过,别人在地上行走,犹如踩在你的心里头,。当然这种境界里是种难受的境界,你太敏感了,你太容易受到影响了。从另一面讲,此时的佛菩萨、天堂地狱都和你
在一起,和你同一体,你已到了家,再也没有任何事让你可做了,你的整个旅程已完成,你的整个结果就是一个觉知,时时刻刻地觉知,梦和非梦都成了觉知,过去
的一切,在你觉知的状态下都连接上了,都记忆上了。所有的方法都是一个提醒,都提醒你内在的觉知,变成了觉知后,也就不需要方法了,过去的方法只能对后来
者有用。
明师什么也不会做,只会叫醒你的“睡眠”,然而由于你头脑的习惯势力,明师把你叫醒后,你还
不愿“起床”,仍然赖在床上,顷刻间又开始做你的梦。什么时候头脑被明师打死了,觉知才会立即巩固,它不需要时间,瞬间的功夫就可完成,也许努力十年就是
为了那一瞬间,明师只是掌握了如何切断你的头脑——心意识,而能让你立即与内在的觉知连接上,让你变成觉知,错过了这一瞬间,也许一年,十年,好几世才会
出现下一个瞬间,一旦达成一次瞬间,你将变成永恒的觉知,瞬间足以铸永恒。
※人类的痛苦几乎大半都是来自比较,……佛菩萨能够深入禅定,她喜悦,宁静,满足,博爱,就是因为她内在的灵性之花开放了。
※大开悟的明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无不是教理,所说的所行的都是代表如来佛,供养明师就是供养三世诸佛,轻慢明师也即是轻慢三世诸佛,明师是与三世诸佛心心相通。
※得道的人不需要借助外界的任何事物,自己的内在也一样活得很充实,她不仅能和自己为伴,也
能和万物为伴,她外在看上去是孤独的,而内在实是与万物同一体。她没有任何欲望,她从不显示自己,她能承受别人给她的是是非非,她从不认为自己很重要,她
从不努力奋斗,她看上去像个傻瓜蛋,像个无用的人,像个软骨头,她没有原则,没有立场,你跟她合作一定会气死你,但她从不会气你,她只能做圣人,这个圣人
的头衔还是别人给她的雅称,实际上她什么也不是,千万别把她划分成属于某一类型,否则你会失望,切记、切记……。
※佛菩萨无处不在,没有来去之说,只是众生没有摆正自己的“频道”,接收不到,所以不能和佛菩萨沟通,悟道的明师正是懂得了架设频道的技巧,虽然众生皆有佛性,若不因明师指导终究不会悟道,一旦学会了频道的密码和技巧,即刻和佛菩萨沟通。
※开悟的人若没有感情,又如何了解众生的感情呢?又如何帮助众生呢?生在人间就有人的特性,但又超出人的特性之上,就如水中的莲花,生在水中,但又超出水面。
※明师总是难当的。来到明师面前的每一位信徒都抱有一种成见,“我心中的明师肯定是这样、这
样,只有这样才是我心中的明师……”。来者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像在塑造明师,没有给明师一点自由,本来是向明师学习的,反而成了教导明师。如果你来到
明师面前,不放弃以前的所有成见,那么你什么也学习不到,你能把自己交付给明师多少,那么你便能从明师那里得到多少,交付并不意味着你交给明师什么东西,
而是要对明师信任和敞开,惟有你所有的成见空掉后,明师的能量才能进去。来到明师面前就是要学会死亡,是把过去所有的思想概念全部死掉,明师所能教你的,
也就是教你如何把头脑——心意识死掉,惟有这个复杂的头脑死掉后,那个一尘未染过的亮晶晶的本来面目才会出现,否则就被你复杂的头脑给掩盖住了。由于我们
轮回太多世,头脑里面收录生生世世的习气太多,把那个亮晶晶的东西给掩盖住了,那个亮晶晶的东西纵然掩盖得很深,但它始终不会变质,一旦被过去的概念粉
碎,接受当下,本来面目也就出现了。
※怀疑别人,就是在搜索别人的垃圾,信任别人,那是在给别人套枷锁。对于一个得道的人来讲,
早已超越这二分性,既不怀疑,也不信任,而是实话实说,以真实的面目在表达这一切,惟有模糊的头脑才会留在二分性上,怀疑和信任,罪过与功德,成功与失
败……,超越的头脑——心意识,就是一个清晰透明的头脑——也即无分别的头脑——透明的镜子。万事万物在镜子面前都还给了她的亮晶晶的本来面目,凡是所能
够发生的,也该发生,发生归发生,不应该以头脑来给发生套上某种概念——是与非,善与恶。发生的事情既不能分辨也不能判定,依它本然的样子接受它,它有自
己的属性,人为的就失去了自然的美。
※一位开悟的明师犹如一朵鲜花,也是有时间限制的,百年之内就会往生,然而她的加持力——也即能量场,三界内的明师的能量场百年之内就消散了,超越三界的明师的能量场千年过后还不会消散,还有加持力。
※上师只是一个手指,你顺着手指的方向可以看见明月,但你千万别模仿上师,只需相信上师就能
达到你自己的目标,模仿上师则会忘记自己内在的佛性。上层技艺不是通过模仿可以得到的,只有肤浅的表象才可以模仿到,而内在的灵性惟有完全成为自己以后才
会开花,模仿则意味着把自己划分为七零八散。不模仿上师并非不相信上师。实际上每一个开悟的人都是一个不同的方法,没有两个开悟的人是
采用同一个方法,在起步的时候芸芸众生可以采用同一个方法,越往内在深入越产生分歧,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进入内在的核心点里以后又是同一个方法——没有
方法(的方法)。前几步可以有方法给你修,最后的那一步则是无法为法,无门为门。有方法——没方法——又有方法——有没方法。上师的思想只有一个思想——
他达成的,也希望你达成。而他使用的手法是千奇百怪的,不要认为上师奇怪,因为你开悟的因缘适合这个奇怪的方法。只有在你觉得很奇怪的情况下,明白时也即
你开悟时,也即奇怪不奇怪时,也即无法时。
※爱明师就是爱道,明师就是道的化身。明师虽然是有肉身存在,但他们的震动韵律和道是一样
的,接近他,自己内在的震动也会变。为什么那么多妖精都想吃唐僧的肉,是有道理的。明师的一根头发,乃至用过的一切,都具有同明师一样的震动力。如果你的
敏锐很强,靠近明师完全可以感受到他的震动力穿透了你,你也和明师具有同样的震动力。成道的力量如疾病一样具有传染性……明师成了海洋,什么都不需要,什
么都能容纳,物质性、灵性都能给,你敞开多少就能接收到多少,即便你不打开窗户,阳光也能照亮你的房屋,春风仍然经过你的窗前。
母亲只能给你物质,不能给你灵性,母亲给你的身体健康,明师给你灵性成长,母亲给你的是大树,明师给你的是花朵,见明师一眼就能使你沉睡已久的灵性苏醒,经明师灌顶后,过去世的业障永远消失,当下解脱。再造的新业由自己承担。
※是是非非无定论,也不能定论。……对于一个大彻大悟的人来讲根本不存在正邪之分,一切言论
皆是方便假说,无非都是使众生进入内在的核心。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没有语言)?如果说明师狂妄自大的话,那么今天的明师哪一个也没大过释佛、耶稣。悉达
多一出生,便口出狂言:“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耶稣也说:“我和天父是同一体的,我就是真理,我就是道路。”明师并非是自大,而是实话实说。真理就是真
理,真理是不能用谦虚和自大来衡量的,真理必须依它本然的样子被表达出来,必须依它本然的样子存在。对于一个人来讲,谦虚和自大是同一种心态,都是“我
执”的表现,是同一种能量的正负极。小智慧的人善搞阴谋,大智慧的人善搞阳谋,开悟的圣人总是依它本然的样子出现。阴谋阳谋与谦虚自大是同一种性质,皆是
“我执”的再现,当我执消失的时候,明师所说的一切都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既不是自大,也不是谦虚,而是把那个东西原原本本地表述出来,佛陀与耶稣都是实话
实说者。
※阿富前些世纵然做过观音菩萨和六祖惠能,但今世毕竟是阿富,和前世来世都没有关系,只要把今世生活好做好就行了。何必要印证我是谁转世呢?这个印证者凭什么印证你呢?
※圣人是从来不发愿的,发愿的人都是凡夫,今生发愿所求的,未必来生还喜欢它;所以有许多人
抱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种种事情,那是因为你前生发的愿,今世才满你的愿,不是吗?你可以看身边许多人,都在烧香求鬼,给“我”鬼通,给“我”某某,今世不
能满你的愿,来世一定满你的愿——鬼怪附体。
※现在的一切,如疾病,灾难等等,都是过去遗留下来的,要想未来没有,除非现在消除掉。 未来的生活方式,完全由今世的自己决定,上帝从不为你制定。
※只要你愿意保留这团独立的个体的光团,就会有轮回。根据自身的这种光团的质量,可处在不同的时空里,或天堂,或人间,或地狱。若把这个光团修至、溶化入宇宙里面,你再也不会有生有灭,而是不生不灭。
※佛菩萨、罗汉、凡夫、鬼,都是不同的能量体,是的的确确的存在。整个宇宙就像乒乓球似的圆体,六道众生犹如六种能量处在宇宙的不同角度上。本觉存在的佛菩萨,是无形无相的。来三界内度众生,可有形有相,可无形无相。
※轮回也是自愿的,因为太留恋红尘嘛,明师也没办法带你进入天堂。只有经过轮回时也许能满你的愿,之后才愿意返回天堂。
※所谓的业障就是以往的自己的习气太多留下的结果而已,或自己的愿望太多也会留下业障,没有业障就没有理由返回人间。明师下凡也需借助众生的业障才能留在人间,正是因为有业障未完才轮回。
※轮回是因为找不到解脱之门,还被无始以来的业习所包围,所以才在这间屋里来来回回,一旦经明师指点就找到了大门,如是就解脱了,而且自己也可以当明师。
※只要是有愿望存在就必然有轮回。轮回和下凡有本质上的区别。轮回是不能作主,随着业力的牵
引而轮回;下凡则可以作主,清醒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对于一个大开悟的人来说,轮回和下凡是没有区别的,都是借助这一生命阶段,做人生游戏,因为开悟的人其
思想概念已彻底改变,并没有认为自己在做什么,也没有认为自己不做什么,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也没认为自己存在或不存在。
※死亡只是自身的这一团光和宇宙的这一大型整体光团融入一体(人天合一)。所不能融入的,只是你的习气。由习气促使轮回。
※无论你做任何事,上帝都允许。最后惩罚你的不是上帝,而是你自己。不信,你等着瞧,很快你自己就惩罚你自己。除非你开悟,因为只有开悟的人才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种种事物,不受因果谴责。
※心态就像一个多功能的磁铁,你想什么,就吸引什么。甚至一个念头就形成愿力,将来必有愿果。来此世间,一是来还愿,二是来收获前世的愿果。
※宇宙中的四大类,飞潜动植,乃至石头皆有佛性(万物有灵),皆可成佛。“佛性”就是本来面
目。石头这一类型的佛性很细微,很细微,最深沉,最深沉,它们的佛性处在冬眠之中,几乎像死亡似的,惟有处在三摩地中才能觉察到石头这一类型的佛性。石头
进化为草木,进化为飞潜动植,再进化为人,最后才能成佛。
※祈祷佛和上帝,实际上也包括了祈祷自己,因为佛和上帝不是孤立的,是和众生同体的,整个宇
宙都是一体的。一人修行,众生皆受益,一人做坏事会影响整个宇宙。当一个个体死亡之时,除了他的业力和习气不能融入宇宙整体,其余的会自动融入。剩余的业
力将会寻找适合它的频率,这个频率唯有尘世间才会有,如是也就产生了轮回。
※不了解命运的人才想去改变命运,一旦了解命运之后也就不想去改变啦!
二 论 行 者
※功夫深的人没有德性便是道里的魔鬼,有功夫有德性才能为民所用。德是功夫的体,功夫是德性的用,功德二字不能偏修。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人品的堕落在于追求。
※六道中惟有佛道才不会轮回……即便是修炼成仙也还是属于三界之内的果位,终难免除轮回之苦。
※空有不住业才空,若住还须还宿债。……此须亲证,非理悟即可。
※达摩老祖讲:“若不见性,能说12部经教,尽是魔说,不懂我说之意,宣我说之法,即是谤佛。”整个12部经教尽是先祖们的修炼体验记录,单从字面理解,三世诸佛都喊冤枉,惟有深入禅定才能理解诸佛妙心。
※每层空间里都有它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倘若你超越了这层空间,就不会被这一层的空间和时间
限制于你,所谓的超越三界,也就是超越每一层天的空间和时间。超越了时空,也就超越了三界,超越了因果。超越后没有因果报应,是针对超越者而言,但没有超
越的人犹如还在大海中(因果的层次)作业,仍然还是受因果制约,所做的一切都还是要受果报,除非你跳到岸上,才不会沾上水。
※人越是使用头脑越是依赖物质,也就越离不开这层空间,而内在的功能也就越退化,倘若不及时醒悟修炼,最后也就完全消失,不仅不能返回上去,而且还会往下一层空间堕落为畜生或鬼,它们醒悟后修炼为人体最少也得千年以上,而人体这一世直接就可以修炼到超越三界成佛。
※修炼的人要存正念,不可贪小神通,否则无形众生就会附体,隐态中的精灵鬼怪不会无缘无故的附体,也即所谓的不请不会来,来了以后,它给你鬼通换取你的阳气,把你的阳气盗尽,人死为鬼,它有了阳气便可为人。
常人所讲的悟并非彻悟,而是在道理上的一些知解,还是头脑的范围。彻悟者乃是指的在理事上穷到了源头,得到了根本智,犹如得到水的源头,从此再也不会饥渴,心灵中有了深沉的满足。倘若是理论上的顿悟,也即古人讲的,大悟十八回,小悟无数次,还得从功夫上老老实实地做。
※真修禅人,世人根本无法理解,外忘世界,内忘身心,行无伴侣,人情断绝,泯灭人我,若能如是则身能安闲,心能入道,故此禅者给世人的感觉则是冷酷无情,心无众生。殊不知,不如是又怎能入道、成道而返回人间度众生呢?
※修要真修,悟要彻悟,不可做一个知解的修行人,要解行合一,更要把修行融入生活中、工作中,佛法离开生活也就无立锥之地,也就没有意义了。
※顺其自然是大悟后的行径,凡夫顺其自然必然堕落。初修者一定是逆流才有希望成功,悟后的圣人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圣人无心即是佛,凡夫无心则落在空上,死后沦为畜生。
※一个修行人平时若能尽力做到不把空和有、是与非、好和坏、成与败、苦与乐、解脱与束缚看得那么重,分得那么清的话,在修行上也就像个样子了,太在意这些就是给自己设置一道无形的枷锁,制造一些额外的痛苦。
※远离世上的财色名利固然是在修行,但是能和财色名利打成一片又不被财色名利所转,把才是真正的有修行有功夫。小果罗汉是远离红尘修炼,大菩萨则是融入红尘中去修炼,是利用红尘修炼,红尘为我所用,前者是片面的,后者才是圆满的,惟有处在圆满之中才能修成圆满。
※虽然理事不二,真俗一如,是对悟道者而言,行住坐卧皆是禅,圣人如此。凡夫则不然,倘若初修者不能舍事弃欲闭门独修的话,则易落入口头禅。
※修道之人:荤食不改身不轻,思虑不止神不安,声色不弃身不健,功名不休心不宁。
※临终那一刹那的欲望将会决定你来生的去向,或者说临终那一点的记忆将决定来生的去向。平时
静心入定就是对死亡的训练,死亡跟入定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很清醒的从这个已知的世界进入另一个已知的世界。入定(死亡)是到达佛国的一道门,是放弃这
个世界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的开始。……死亡对于生命来讲不是终点,而是这一阶段的结束和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开始。……内在的佛性(本来面目),它不需要你去拜
神、拜佛……。身体的死亡和生命的死亡是截然不同的,身体的死亡在百年之内谁也逃不掉……生命的死亡,不是遇到意外事故几乎是不会死亡的,如飞机爆炸,其
死亡的灵体被惊吓得魂飞魄散,将再也无法投胎。一个灵体的形成,从石头到树木到虫子需亿万年的进化才成为人身。当你试着把意识从头顶抛向空中,时时刻刻观
看你下面的身体,有一天你将会突然发现,我已离开身体,我已和身体分家,我是一个关照者,我是一个觉知者,久而久之,你学会了如何出去,自然也会如何再回
到身体内,那么死亡对你来讲,不会有任何畏惧和困难,说走就走。
※生活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是生命的另外一部分……静心就是死亡的感受……有一点不同的是,静心当中是你自愿抛弃,因此走得很轻松,死亡是你不得不抛弃这个世界的一切,因此你会留恋。
首先坐下来静观你的身体,它在干什么就让他继续干,意识要清清楚楚地看着它干,而后再现你头
脑里的每一个念头,有什么就叫它出现什么,你只是一个旁观者,全然的旁观者,绝对不是一个参入者,一参入,关照的功夫便会失去,它爱想什么就想什么,你只
保持一个观照者——也即旁观者,绝对不要跳进去,久而久之观照下去,你将会发现,身体、头脑死亡对你来讲还有什么难度和恐惧呢?你的观照只会成一面镜子,
周围的任何东西都被你照得一清二楚(这个时候别以为得了神通,此乃小菜一碟,仅是修行的开始),整个宇宙都在这幅镜面里,山河大地尽在手掌中,万事万物来
来去去,都不会在这个镜面里留下任何痕迹,来就让它来,去就让它去,来者不拒,去者不留,鬼神岂奈我何!你是一位百分之百的旁观者,是一幅完整的大圆镜,
上照天堂,下照地狱,到了此时才能免除一切痛苦。下一步粉碎镜片,知者和被知者,照者和被照者,全部打碎,溶入广漠的本觉之中。他就是你,你就是他,在也
无在,知也无知,他做就是你做,做也无做,原本如此。细读心经中的六个字——观行照度空无。
※省吃俭用把财物供养给出家人,不如把财物施舍给孤寡老人,建寺安僧,不如创立慈善机构。
※彻底的爱他人,爱自己,都是入道的门径,爱是最快的解脱法门,没有爱心,你就别想解脱。
※一个开悟的人可以使自己不生病,如果这样的话,众生要生病。要当明师首先要担众生的业障。
※要想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除了爱以外绝无第二法门,要愿意做罗汉果,也可以不去爱。
※之所以产生恨,是因为爱了一半就不爱了,倘若爱到底,又怎么产生恨呢?
※真正的爱对方,就是给对方自由,自由才是最大的爱,爱是进入释佛的慈悲的一种方式。男女之
间越是相距甚远,吸引力就越大,爱得也就越深;彼此之间越不熟悉,就越容易产生爱情,就越有魅力吸引对方。越是天天在一起打交道的男女,越不容易产生爱
情。最幸福的恋人往往都是那些从未见过面,从不了解对方的男女所产生的爱情。这种彼此不熟悉的男女所产生的爱情,往往最易达到爱情的顶点,最易感受到真正
的爱情,但也最容易感受到爱情的痛苦,也最容易快速的分离。也即因误会对方而相爱,因了解对方而分手。
※修到最后想使功夫圆满地成就,惟一的一条路便是行愿——服务人类,服务社会,在红尘里任劳任怨,完善自己的德行。
※善恶不住方脱俗,成败无心算真人。
※心态不能解脱,无论走道哪里也不能解脱,即便师父把你带到佛国,你仍然是一个凡夫,凡夫就是没解脱的人嘛,反之就是佛。
※突破你的体内后也就没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只有真理存在,真理是不分种族、民族、国际、教派的。
※凡夫是由神化为光,光化为气,气化为精,再放精;圣人则是由精化为气,气化为光,光化为神,再现自我的本来面目——一团神光,这团神光再分布到宇宙的万物身上。所以说,本来面目是以宇宙万物的形象为面目,山河大地树木房屋皆是你我他的本来面目。
※“我”指的就是本来面目;“我”和“我的”是两种性质,我的房屋,我的太太,我的孩子,“我的”二字指的就是“我执”,就是头脑,是本来面目的外壳。“我执”有所消除,“本来面目”才会出现。
※芸芸众生的本来面目只是一个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既是同体的又是个体的,犹如一根电线上
接了无数个不同的彩灯,但使用的是一个电源,外壳有别,电源无别。实际上“我”什么都可以成为,什么也都改变不了“我”的形象,“我”前世是李四;“我”
今世是万行;“我”来世又成为张三,“我”从未改变过,只是我“的”在来来回回地改变着,“的”就是一件外衣,是“的”在变来变去。
※这个“我”既是旁观者,又是照观者,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它就是“自在菩萨”,它无眼耳鼻舌身意,它无色声香味触法,它不是万行,是万行的主人,万行出家15年,花了7年的闭关才把它找到啊。
※极乐世界是和娑婆世界沟通的,就像人的额头和下面的身体沟通是一样的道理,否则就会混乱。
※常人所说的,我生病了,我要死了,我要吃饭……“我”从来不会生病,从来不会死,从来毋需吃饭。生病的、会死的、吃饭的、都是我“的”而不是“我”。正是因为人们常认为我的,我的,才把我“的”当作真我,反而忘了真我。
※一个大开悟的人,无心于事,无事于心,毋需包容心、怜悯心……存在,佛菩萨们在做事 的时候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在做什么,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地面对现实。
※一个大开悟的圣人,所做的一切都是随缘,有可能也会努力做某件事,但绝不会刻意强求某件事,他开放,他安静,他逍遥,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头脑的力量,而是自性中的那股力量。
※大自然用出生让我们劳动,用岁月使我们衰老,用死亡让我们休息,能够顺应自然的人才是一个解脱的人。自古有许多人想对抗自然,也没有一个不死的人嘛
※天道易修,人道难行,最厉害的不是佛菩萨,而是凡夫俗子。
※要发挥人道的力量,必须悟天道的道理;要发挥天道的力量,惟有行人道。
※生活中的一切是让你体验它,而不是让你拥有它;如果你是体验它,它将是你的,你若是拥有它,它将很快就跑掉。
※每一个伟人在未成为伟人之前都是一个平凡的人。吃亏上当,这是每一个人成长、成熟的代价……。
※人只会读有文字的书,却不会读世上无文字的书……古人在睡前、醒后必静坐一说,就是为了开发内在的无文字的书。
※不要怕别人利用自己。利用你,是成就你的功德,是成就你的名誉,是成就你的价值。东西就是越用越能体现价值的。
※追求是可以的,但必须符合众生的利益。
三 论 法 门
※不管你是信仰哪种宗教,还是修哪种法门,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只要你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还没有和道沟通,你就是外道,反之,你就是真正的道。
※修行最快的是禅定。信佛与学佛是有本质的区别。
※修行必须先从有相上开始,到无相是为成就,最高的成就,就是即相而离相。不先有相,哪里会有离相之说呢?又岂能证到实相之果呢?
※通过禅定把生命力升华到顶点,并离开身体,也即所谓的出神入化,进而可以开悟。
※若在理论上解悟后,再用能观之智,去观所观之境,能所双运才能达到证悟佛果。
※如来禅(渐修)是边修边悟,祖师禅(顿悟)是悟后再去做功夫。祖师禅多为契理(悟空),如来禅契理又契机(应机)。契机又契理者为经,契理不契机者为语录,契机不契理者为歪理邪说.(理是理论,机是时代)
※十指是与五脏相通的,人体发出的音又是和宇宙相同,通过观想结手印和音频的震动,既可把自身的信息发送出去,也可接收到宇宙的信息。
※密宗许许多多修法,大抵说来不外乎三种:一是“考拉法”,也即“男女双修”,通过性刺激把
彼此的生命能量激活,并达到顶点,结合个体意识再与至上的意识合二为一,抛开躯壳进入三摩地。二是“密斯拉法”,为混合型修法,人体本具有的能量,在修到
某个阶段生理能量会跟不上,再通过某种方法激活能量升至心脏部位,下部彻底空掉,此法也易悟道。该两种方法适合年老体衰精力不足或性欲强烈无法超越者修
炼。三是“山玛雅法”,单身的出家人最适合走这条路。此法与性绝对没有关系,也不需要性能量,直接把意识提升到顶轮,通过密咒中的音频震动力把顶轮震开,
此法最易最快也最险,需要过来者亲传。
咒语中的音波频率与大自然最易沟通,咒语的发音本身就是模拟宇宙的声音,所以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效应。
※密咒就是宇宙之音,念得准确(无心闪现出来的咒语念的最准确)容易使自身的信息能量和宇宙沟通,并能获得更大的能量,有助于气脉畅通,深入禅定,启发自身的神通,达到佛境。
※佛教的核心是禅——最透彻的心理学。……用语言来形容禅定中的喜悦,没有一个字眼配得上描绘那种境界。
※开脉不等于开悟。开悟是件不能制定的事……努力是需要的,惟有通过努力,才知道无须努力,无须努力也正是努力的结果,也即是通过“观行照度”四个努力阶段进入“空无”两个无需努力的阶段。
※现在流行一派“看光的法门”,实际上多数人都把看和观搞错了。用眼为看,用心为观。看还是
属于头脑部分,还有思维存在,观则为心灵方面,观则是头脑停止了思维,观着一个东西而进入了忘我的状态,观者和被观者都不存在了,也即是头脑不工作了,在
这个瞬间会产生一个蜕变,那个本来的东西才出现、才工作。接近观的境界时,有点发呆,有点白痴,一旦真正和观接上后则是:一张明镜览天下,惟见日日皆中
秋。此时才能离开师父,依法而修。下一步不是师父能邦得上忙,必须自己走。
※人的生命只存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吸气的时候吸入丹田,身体吸满,中间停10秒钟最好,呼
气的时候全部把体内的气呼出去,心念随着呼吸走进走出,也即心气合一,就得神通,就能打开脉结……如此练习,将可达到:既不呼,也不吸,呼吸停止——这个
时候就是你的本来面目将显的时候。
四 论 生 命
※每一个众生本来就是佛,来到这个世界就要发挥佛的力量,可是这个世界上的诱惑力太大,整天向外追求,久而久之也忘记了自己是哪尊佛下凡,也和内在的力量失去了联系。经过明师的指点,即可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
※找不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永远都会轮回寻找。来到这个世间的目的,一是寻找自己的本来面目,二是加持这个世间。找不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永远不能满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永远不会满足,一直在追求外面的东西来弥补内在的亏虚。
※生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怎么死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如何生,只有生好之后,才会死得安心。
※命运绝非由谁主宰,而由自己主宰。一个人的个性就决定了自己一生的命运,个性就是进化的命运的写照,个性就是命运的形象,个性决定了今后的前途。
※这个会死的,会生的,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生生死死,然而你的“真我”始终还活着,真我从未生过,又怎么会死呢?真我是先天的,没有宇宙以前它就存在了,宇宙有坏,它还是不坏。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心态,一生都在追求,从未满足过。没有把道打开,没有进入终极(海洋)里面永远都会追求,何时流进了海洋(进入道里面)才会满足……成道的人虽然也在努力做事,但不是被欲望驱使着在追求。
※临终一念至关重要,临终时你记得什么,就往生到什么地方去。……这一生的行为决定了来生的命运,你今生这个样子,就是前世遗留下来的习气,你今生有什么习气赶快突破吧,以免又带到来生,你今生有这种习性,本身说明你前生就没突破。
※男女之间所以会互相吸引,实是两种能量在背后推动造成的。……人体的能量来自于天地的能
量,惟有天地的能量协调,人体的能量才会协调。男女互追,就是两种能量在要求协调,虽然每一个人都具有两重能量,然而差不多有一半的能量是在沉睡。世上只
有一种人不会向外追求这种能量协调——也即开悟的圣人,开悟的人并非不需要这种能量协调,在他们内在的一半能量通过修炼已经苏醒并合二为一,他们既是女
人,她们也是男人。……在这里不妨道破一句天机,人体很多病心理、生理的……都是能量没协调引起的,协调后的能量,既不是阴性,也不是阳性,而是一种静态
的,整体性的能量,阴阳平均就是得道。
※自古禁欲的人,没有几个长命,放纵的人更没几个长命,违背了自然规律,不是超越自然,就是被自然吞噬。
※生命存在的当下就是喜悦……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有什么就接受什么。“接受”二字果真能理解它的含义,那么你也就是一位解脱的人。
※每一层天各有自己的因果大律。即使是大彻大悟的祖师们在行为上也是不舍一法,在心上可以空,但在行为上是不可以放弃服务大众的机会。
※只有把思想提炼为智慧……方为真究竟。
※权力不是道,是道的附属品,也可以通过权力来修道……权力是驾驭别人,道是驾驭自己。
※过于追求某种东西就会被他所转,进而就会失去自身的自由,成为它的奴隶……当能够放弃伟大的时候,我才能变成真正的伟大;当能够放弃我想成为强者的时候,我才是真正的强者;放弃解脱的欲望,才是真正的解脱。
※有人喜欢天堂,有人喜欢人间,对于开悟的人而言,人间不但不亚于天堂的美,而且比天堂还要美数万倍。
※万行之所以说道在红尘,那是因为修道是非常实际的体验,是现在解脱,而不是死后解脱。惟有
在红尘面对生活,透过人生的种种痛苦,才能超越痛苦。……痛苦超越了,也即是超越了人生。……能使你开悟的法门惟有生活,生活中有什么便享受什么,没有的
也不必再渴望,渴望便会错过生活的意义,渴望是痛苦的根源,当人生没有渴望的时候,也即是迈入一个全然的旅程的生活……开始进入内在的核心。……惟有这个
时候内在的莲花才会开放,那里是我们的源头,也是我们应该去的地方。
※家庭里只论情,不论理;法庭里只论理,不论情。
※不敢面对金钱和物质,说明还没有超越它,果真超越了金钱和物质,为什么还不敢面对它呢?也就是为什么开悟的明师敢谈金钱,敢谈性……超越的人对于金钱和性来讲,视它为成长的助缘,它是美的,是享受的,而并非是肮脏的,痛苦的。
※错误是成长的需要,是学习的机会,聪明的人能从错误中吸取更多的智慧,愚昧的人则悔恨终生。
※科学是把一件事一分为二,甚至一分为三、一分为四地去看。宗教则把一件事作为整体来看,中
间没有界限。天地人原来是一体的,破坏整体即失去协调,在整体中去探索才能找到究竟的源头。科学是拿死人去研究,宗教是拿活人去研究,所以万行常讲,科学
是门尸体学,宗教是人体学,再过一万年,科学也不是宗教学的对手。……那就是为什么科学无法了解生命学,只能了解尸体学,科学与生命学无关。早在5000
年前,《黄帝内经》就已研究出天人合一这门学问了,而今天的科学还不能证明出来。
※头脑(意识)对于核心来讲属于垃圾,收集的垃圾犹如喜马拉雅山之多,必须把头脑关闭掉,
不,应该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关闭掉才能进入内在的核心,当你进入核心后发现:道一直都是对你敞开的,一直都在等着你,只是多年来,你一直都在玩弄头
脑游戏,被自己所知道的那一点知识障碍在门外了——也即“所知障”。
五 论 虔 诚
※至诚至敬的人容易入道,是因为这种人有一股正气,单凭此一虔诚的浩然正气就不会堕落。没有正气是人,还要先学会做人,人道做好后,才能进入天道。
※精气神充沛到极点,天眼自然打开,顶门自然冲开;杂念排除,心念专一,精气神自然充沛。
※真正的诚心就是无我,无我以后才能找回自己,修到最高成就,即是无我。最善良的人,最单纯的人是最接近道的人。
※信必须深信,行必须力行,信而不深,犹如未信,行而无力,犹如未行。
※参禅或守窍都是集中一念,一直钻进去达到顶点,也即开悟。
※佛教不是信一神或多神,而是信你自己就是佛,人人都是佛,六道中的任何一道只要是肯修炼,都能达到释佛的等级。
※“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明其心,才能见其性,见性以后,躲起来,用上数年的时间和“它”打成一片,最后说走就走。
※能够真实地面对人、事、物就是最大的解脱,真到什么程度,便解脱到什么程度,真的当下就是解脱,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只有在真的当中,那个自然的先天的东西才会出现。
※真正的明师犹如夜晚里的一盏明灯,无需叫喊自然能把众生招引来。
※开悟的明师所做的一切,就是佛在做 一切;亲近明师就是亲近佛。
六 论 功 夫
※果真修行证果是那么容易的话,岂不是佛爷满街走,神仙多似狗吗?
※念咒语的方式:心与气合一,才能打开身中的气脉,才能够产生神通,声音接不上没有关系,只要在意识上不间断就行。
※没有法可修是指最核心那一点没有法可修……依无法为法,依无修为修。……拿命作抵押,于世隔绝三年,达不到河住江翻,日如中秋,你拿万行问罪。
※六根关闭不外用,才能处于同体之中,精气神不充足六根又关闭不住,心态不转变,精气神又无法凝聚,聚住精后才能和神相会,精气神凝聚充足后,必然破土而出,一道闪光,即可出神入化,与虚空合一。
※在静坐当中感觉到有气机的震动是与身体的健康素质有绝对的关系,一个生理健全的人,在静坐
当中几乎感觉不到有气机的震动,生理曾经患过重病,或潜伏的、有病灶的这一类型人,在静坐当中最易感觉到有气机震动,当能量激活运转时,有病的生理就会阻
碍这股气机的流动,通而不痛,痛而不通,完全畅通的流动是没有感觉到在流动,只有在受阻时,你才能感觉到它在流动,或是在跳动。在生理上感觉气机越明显,
则说明生理有病潜伏在那里好久了。从童子身开始修炼的人,在生理上几乎不会出现有震动感。
佛教从来不谈论能量,并非是你信佛就没有能量。道教、印度教、瑜珈术专谈能量。也并非你信了
这些教就有了能量。佛教从心理上下手,后者是从生理上下手,区别就在这里。当你不注意能量,忘身静坐,则很快突破能量的受阻及超越能量阶层。在能量上下工
夫,反而生理的能量不仅开发不出来,而且很难突破能量的阻碍,修了多年还停留在能量上转来转去,实为门外汉。
※每次开始静坐时,先用粗狂的呼吸十分钟,这样做会使你内在被压抑的系统、紊乱的系统,统统
发泄出来,还给它正常运作规律;同时使用粗狂的深呼吸可以直达下丹田。一是可以激活体内能量,二是可以使能量蒸发升华上去,三是可以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使体内的细胞激活产生出更多的活力,不会昏沉。在这里特别要说明,性功能不好的人使用深呼吸,可以使性功能恢复正常,然而在正常后还继续过多使用“呼”,
将会使性功能失去,出家人可以继续使用。激活的能量越多,转化的也越多,但最初的阶段,尾闾穴还没冲开时,能量无法从后面上去,将会从前面漏掉。背后为
阴,前面为阳,中间有个穴位叫“会阴穴”,古人取的名字太妙了,前面的阳性能量是活的,后面的阴性能量是沉睡的,人的生命能量只使用了一半——阳性的。阴
性的根本没有唤醒,要修道必须把后者一半唤醒并用上——阳来会阴,使体内能量释放到宇宙中去。
※佛教徒是比较反对道教徒所讲的三阶段: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入宇宙。佛教徒果真从修炼
中走出来,才能理解此三阶段,否则就是邪见,也不应该斥责。佛教里六通中为何有一“漏尽通”?“漏”不除掉,人的兽性不会改变,这股兽性的能量会把人从道
里拉出来。这股能量彻底降伏才能进入道里面,才能成为一个超人。……人的一生几乎都是被这股力量在转动,因为人类就是由这股能量做成的,要超越这股能量简
直是不可能,然而造化为人类留下了一条路——修炼,成为人打开这股力量,成为神就得关闭这股力量。
超越这股力量还不是成道,仅是修炼的开始,为修炼做准备,是修炼的资粮。这股能量上升后,有几点症状明显,须得说明:昼夜六时,头脑都不会昏沉,切莫误以为失眠;身体的温度比常人高一度左右,甚至更高都有可能;小症状不计其数。
※呼吸与能量至关重要,能量与修行又至关重要,在每一口呼吸中都要觉知得清清楚楚,呼的时候
知道呼,吸的时候知道吸,意识与呼吸同时进进出出,觉知随着呼吸充满你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完整的觉知,每一个觉知都是和那个核心同一体——宇
宙的核心同一体——与宇宙的呼吸同一体。能与宇宙的呼吸相吻,你身体的能量也随之充满。平时体内的能量一是消耗于头脑的思维,二是流向于下面的性之门,根
本没有多余的能量向上冲。能量的上冲需要一个很大的积累,能量越少越易流向下面的性之门,多则反而不易漏失。能量具有一种整体的互吸性,不动性,少则易
动,多则易稳,更易上升。能量只有两条路:不往下移动,就会往上移动。能量保存是通过呼吸,唤醒也是通过呼吸,上升还是通过呼吸。呼吸的办法:深深的呼
吸,深深的觉知,呼吸不乱,能量也不乱。这些虽是有为法,但有为法都不能专一,无为法又如何专一呢?“楞严经”里讲:“心气合一,便生神通”,呼吸的法门
最适合21世纪修,种种压力使人无法发泄,通过呼吸可以发泄出去。
※人体的能量是一个整体,它流向性之门,就变成性能量,流向头脑就变成智慧。性之门,只是能
量外泄的一个通道。过多地使用眼睛也是消耗人体能量,过多地使用听力还是消耗人体能量。……如果把六根都关闭掉,那么人体的能量唯一可出去的便是“顶轮
穴”,俗称囟门。……这股能量不激活,修行则免谈,激活以后,把握不住,更是免谈。
七 论 次 第
※初修行者,勿急勿燥,不除妄,不求真,但要观眼前一念,来何从来,去向何去,久而久之则会
发现一念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乃至于这一念本身就是真我的显现,所谓的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一念妄心能觉即是真心,真妄永远都是互存的,只须觉与未
觉,知与未知也。要想修行证得果位,必须先依小乘修持的路线,先把四禅八定修完后,有了一定果位,再出来走大乘的路线。……有了禅定的功夫才不会被境转,
才谈得上入红尘中锻炼自己的心性,如此才有希望成功。
※忘掉功名利禄……,存有想成佛的心,这是最大的功名,最后必须也得把成佛的这一念放弃,才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静寂之后眼前自然大放光明,此光也即自性之光,与佛光无二,以此常习下去,便和宇宙之光同为一体,升为常寂之光,也即与佛道相应。
※那个无形无象的东西找到以后,并非就是功德圆满,仅是修行的开始。把无形无象修成有形有象,再进一步脱离肉身,即你单独存在,又能随时融入广漠的宇宙之中。
※体内的精气神与修行是有很大的关系,然而想成佛靠的并非就是精气神,而是心态的转变。
修道所讲的精气神,此精非彼精,而是先天的精气神。
※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神通,所有的潜力,都是真空后得产物……。修行不能进入空无里面,达不到忘我,都不够档次,进入了空无里面出不来,也不够档次,必须要走进去,再走出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才算告一段落。
※眼前的那一盏明灯没有出现就不要闭关,否则眼前一片漆黑,坐在那里干什么?
八 论 觉 照
※自信还须自知,倘若光有自信不能自知,只会误人误己,不为境转,也只是灵明中的一点觉知而已。
※道非修也非不修,修是妄,不修是放纵。佛教使用了“觉照”二字是最准确无误的,觉是觉知,照是照见,“觉照”二字既非修也非不修,而是时时刻刻的觉照。
※学会把你的两只眼睛关闭掉,把那只独眼打开:“一目了然”。……佛像为何眉间镶一颗红痣呢?那就是暗示人类,还有第三只眼可以开发出来……。
※最易看清道最易入道靠的就是烦恼和妄念,当烦恼和妄念越强烈的时候,内在的那个核心的知越
易体现出来,烦恼和妄念不来,那个核心的知也不易显现,烦恼和妄念越多,那个知现象的也就越多,佛教里讲:“不怕妄念起,只怕觉知迟。”起的越多,觉知的
也越多,久而久之,觉知就代替了妄念,妄念就变成了觉知,烦恼即菩提,酒色财气不碍菩提岂不是乎?要想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即最根本的那个觉知——
靠的就是烦恼和妄念。……当你把内在的终极打开后,才发现什么也没有,真的无人无我无世界,你当然从未生,也从未死过,你在,你又不存在,一切的一切都是
背景,没有它,你无法认识到终极的空无。
※坐禅不要试着去制止妄想,也不要去制造宁静,妄想来时就看着它来,去时就看着它去,果真一个妄想停止不走,那也是一种定,事实上妄想犹如空中的浮云,无时无刻都在流动,永远无法制止。观照是可以保持,惟有透过观照才能达成,千万年的黑暗,照之光一出现,黑暗顷刻消失。
※觉知与修道甚为相关,妄念犹如空中的乌云,一旦觉知生起,再大的乌云也无关紧要,此须亲证,非口头禅也。
※修行所要找到的也就是这个“能知”的,而不是这个被知的,那个能知的才会出现。父母未生我
前,那个能知的是如如不动的,生了以后有动,是那个被知的在动,能知的始终是如如不动的。有名的时候,也是在动的时候,也就是万物开始的时候。无名的时
候,也就是如如不动是时候。修炼到无可名的时候,没法再名的时候,也就进入了生命的中心,和那个整体、和那个无名、和那个如来、和那个能知的成为一体——
开始了三摩地。
※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转,也正是那个觉知所警醒,若没觉知即是被境所转,日常生活中若能处处保持觉知存在,不被物转——也即是如来,反之被物所转——就是凡夫。
※佛教里最高的修行方法便是“觉知”一法,戒律也没什么好戒的……生活中无须你改正什么,只须你能觉知什么。
修行修不到忘我的程度也是没法进入佛国的大门,进入佛国大门里走不出来,也不算圆满。
※常人所讲的灵魂也还是本来面目的外衣,这层外衣对肉体来讲是肉体的灵魂,见到本来面目才会彻底的解脱。
※圣者之所以能改变自己的心态,是因为见到了是本来面目,证得了生生死死的来龙去脉,而并非是仅仅悟到的一些道理。
※佛教非宗教,非哲学,更非科学,而是门实践学,若不能用自己的身心去实践,什么也得不到。
※舍不得死,换不来生,舍不得假,换不来真。
※倘若你那个“关照者”也即旁观者还没有出现的话,还是老老实实的行住坐卧猛用功夫,即便关照者出现还不算功德圆满。
※旁观者和关照者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先有静虑产生观察者——产生旁观者——升华为关照者——照空一切烦恼,无明,乃至菩提与智慧——最后能观的和被观的融为一体,彻底消失。观——行——照——度——空——无,六次第缺一不可。
※旁观者,说明你把那个“东西”修出来了,但还不会运用它,它仅是一个旁观者,而不是一个参与者,还没有发挥它的“照见”作用。它的使命便是照见宇宙万事万物的本质,由此岸到彼岸,最终彼此都消失在广漠的本觉之中,成为一个如如不动的整体。
※一旦那个观照者取代了头脑后,你将成为整个观照者,但你也不会感觉自己成了观照者。倘若在
自己的心态上还有个观照者存在,这说明你还没有完全彻底变为观照者,真正的观照者乃是不观而自观,永恒的自观,万事万物来到你的面前,犹如来到一面镜子前
一样,你的整个存在完全成了一面镜子。
※观照者出现后,所有狂心当下熄灭,永远处在满足和喜悦在中,每一个作为皆是处在禅定中。
※当你在睡觉或是在静坐时,会出现第二者看着你在睡觉、在静坐,;再仔细一看还有个第三者正在看着第二者。但第三者不会和第一者交往的,它所交往的对象,只是第二者。第一者是身体,第二者是头脑,第三者是心灵。能够修成观察者(第二者)当今世界上也是寥寥无几。
※开悟的人已经看见眼前的那盏明灯,在以后修行的过程中再也不会走错路了。
九 论 心 境
※上乘大法既无成规,也无次第,一悟永悟,一证到底,犹如:一月普现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
※那个观照者、觉知者并非就是真我,但也不离真我。真我无我,只是方便假名曰我,了知我后,处处皆是我,处处又无我,自家那股潭水清净后,随时可见到明月(真我)。
※没有妄念,没有分别心,又如何参禅的?真心是如如不动的,你参的,靠的就是妄念和分别心。有正知正见,何惧妄念乎?
※“心”为广收采聚业力的先锋,收集来后,浅则藏在第六意识里,深则藏在阿赖耶识里,带到来
世受用。……能修的是现在的这棵心,所修的也是现在的这棵心,禅定最高的境界就是远离“能、所”二心,无能修之心,也无所修之果,若能如是,也即超越了现
在的这棵心,成就了如来的大智,各种习气已断,真妄皆离,终日处在三摩地中,宇宙中的山河大地皆是你自性中的显现,都是你自性的投影,也是你的神力所变。
※天地间出现的一切是一种存在(相),它本身并没有自身的属性,你尽管去体会、去受用,但不要给它戴上对错、善恶的帽子,一有分别就是造业的起因。
※释佛以法轮作为佛教的象征是有深刻的超然的含义。轮子是围绕中轴在转动,整个轮子都在转
动,惟有中间核心是如如不动的,外围是无常的,因果是轮回的,器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时刻都在变动,这个无常是围绕着那个恒常不动的核心在变,也即是在
受那个核心中的如如不动者在控制。动者离不开不动者。不动制动,不变应万变。……历史在重复,人类在重复,因果在重复,重复在重复,惟有这个中心点始终没
有重复。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宇宙,能够和人沟通就是和宇宙沟通,人尽管只是宇宙的一滴,但这一滴具备了宇宙所有的属性和特征。人体随着四季变化,四季随着宇宙变化,宇宙又随着人的心态变化。宇宙的成住坏空都是由人类来决定。
※宇宙的存在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里只有“一”,里面没有好也没有坏,没有生也没有灭,得到这个“一”之后,你想好,这个力量就变成好的力量,你想坏,这个力量就变成坏的力量,这个“一”的力量随着心念的改变而改变。
※佛教固然说是有天堂,然而真正重视的还是即生天堂,非死后天堂。
※凡是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都非常爱美,也都非常爱交朋友,这种人犹如一朵鲜花,随时都在散发着芬芳。
※每一个众生都是宇宙的灵魂,都是在替宇宙讲话,替宇宙行道,符合人道思想便符合天道思想,更符合宇宙的规律。
※没有大悲心的人……临终时,轻则成为孤魂野鬼,重则成为石头。大悲心是和诸佛菩萨沟通的唯一通道……。
※佛教里的慈悲本身就是爱的转变,人是如果没有爱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意义……如果一个人说生活没有意义,那么我敢肯定他一定没有爱心存在……爱是成长的需要,更是修行的需要。
※爱不是神,爱只是迈入神的一个门槛,超越了这个门槛才能见到神,才能成为神。
※爱是圣人的品质,爱就是圣人的化身。……爱是唯一值得歌颂的。没有爱就没有生命,没有爱就没有幸福,没有爱就没有太平……。
※万行不是理想主义者,也不是现实主义者,而是真实主义者。
※能在物质上解脱的人才能在精神上有更高的超脱,懂得生活,不会因追求物质而失去自身的自由。
※因为在灵性上没有提升,没有得道,所以在物质上才会拼命追求。
十 论 奥 秘
※你我他她它乃是宇宙的灵魂,乃是宇宙的代表!
※一切事物皆是从本体中流露出来的,所有的现象皆是本体的显现,本体显也未显,依因缘而生,生即不生,缘即是生,生即是缘。
※本来面目无所不在,并非只在身体里面。当我执消失以后,周围的一切都是本来面目,山河大地皆是如来。
※无始以来的本来面目既不在内也不在外,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正是因为处处都在,所以人们才把本来面目忘记了。
※化身并非是靠意念化出来的,高层次里并非用气,也不用意念,乃是妄念熄灭后,真心所显现的
用,也即真空后的妙有,是前八识转识成智后的妙用。大抵说来,祖师禅多数是把法身见到后就告一段落了,如来禅则是三身具足才为圆满。说句笑话,不想当教祖
就没有必要修化身,证个法身佛就算解脱啦。
※身体是修行最大的障碍,一直到证果的时候才能彻底转变身体,在心态上一开始就得转变,心态上转变不过来,根本谈不上是修道。
※佛法……三藏十二部连十分之一也没说到,仅是佛法的初级阶段。……释佛能够达到源头……是处在三摩地中那个真我达到的。
※宇宙中有无数个空间,每一个空间都有众生,并各自依不同的方式在生存。欲界的众生是有肉质
之身,色界的众生是以光的形象为身体,无色界的众生连光体也没有,住在深妙的禅定之中,以心识的方式交流,彼此念头一动即可沟通。整个宇宙对无色界的众生
来讲,是没有距离,宇宙只在心识之中。
※入定并非是什么也不知道,真定者犹如一潭清水,一轮明月映在水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知道的定早已落在外道的定上了,无记定和断灭定人,定上一百年也不会开悟,如枯木顽石没有两样,真定乃是:没有分别不作意,无依无靠同一体。
※虽然传统佛教从不明讲人体能量与修道的关系,但严守佛教戒律也就自然包含了这股能量。在六
通中有一通就是漏尽通,此漏尽不仅暗指生理上证得无漏,也指证得三界的无漏;此漏不止,要想明心见性,超越三界,那是妄谈。在《楞严经》中把能量暗喻为菩
提种子,“漏失菩提种修诸善法是为魔孽。”
生命来自生命力,生命力又来自生命质,这个“质”就是光,就是菩提种子,它潜藏在人体脊柱最下部(尾椎部),顺则凡夫。逆则成仙。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醒来几个悟,倘若把这股能量唤醒,而且还能使它逆流,那么开悟就有了希望;唤醒以后降伏不了它,还是大凡夫一个。
人体本来是没有精子的,只有能量和元气,只因有了欲望后,才在元气的基础上沦落为精子,一旦成为精子,就要放射。……精子是化不掉的,只有漏掉。
※有许多人不愿往生佛国,还愿来人间做人,享受人间生活,这也是件好事。倘若临终时的中阴身(魂灵)能做主,天上人间由你选择,若不能做主就会随着业力去投胎,而不是由自己的定力或念力去投胎。
中阴身在生前就必须能识别何谓人道的标志,中阴身是可以看见周围的事物、畜生道和佛道的标
志:人道的标志是黄色;畜生道是蓝色;地狱为黑色;佛道为黄白色,也即金光之色,或极亮之色。途中的形形色色极为复杂,最好是有上师的接引才为上策;若上
师不在或没有的情况下,一下心念佛的名号,或上师的名号,都能使中阴身与高境界相应,绝不会堕落。
※神和佛并不是不存在,但你必须通过内在去才能找到它,当你进入了内在核心,找到了源头,你
将会发现,你就是神和佛,神和佛与你无二无别,你和佛并非是有两个个体组成,乃至整个宇宙和佛和你都是一体的,除了你以外再没有其它东西,然而你也是“无
为”的,在你里面不会看到自己的个体存在,只是有种存在——整体的存在。整体是种空无,空无也是种存在,是种无上的力量的存在。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把神说成是至高无上的,是独一无二的,把人比喻成奴隶,人应当对神百依
百顺,否则神就会降下灭顶之灾。惟有佛教还给了人类真正的尊严(儒家也是:人皆可以为尧舜;道家也讲:是人皆可修道、得道),而且包括了飞潜动植的尊严。
释佛讲:“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人人都可成佛,人人本来是佛,六道众生皆有佛性,而且都是平等的佛性,我所能够达成的,众生都可达成,众生之所以现
在未能成佛,是因为妄想和执着。”
※不管你怎么做都在使用同一个能量,爱和恨是同一个能量,上天堂和下地狱也是同一个能量……
千变万化,可以用于万事万物。……体内的能量往往很少从正面全然地表现出来……成道的人像个小孩子一样,惟有小孩子的能量才是全然的,说哭就哭,説尿就
尿,全然的能量用于一处,可以成就一切。记住:成佛是属于小孩子的专利。
※不要责怪、抛弃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一切都是助你成功的,都是为你所用,而不应该变成你被物所转,之所以缺乏定力被物所转,那是因为内心的占有欲还没消失。抛弃了我执,成了无我,歌舞厅里也能来去无挂。无我的人就是圣人,是和诸佛菩萨同一体的。
※诗的境界已接近了宗教的外围,但始终未进入宗教的核心里面。……诗的外围不是想出来的,更不是做出来的,你做出来的算不上好诗;诗的核心又是头脑的产品——想像出来的。
※能离开身体中的那个无形无象的东西,并非就是无影无踪,它来去自由,变化莫测,它不是本体,仅是本体的用。修来修去,觉来觉去,也就是玩的那个用,能把用修好则无事不办。
※天地未生之前,圣人在道里面;天地已生之后,道在圣人里面。
※宇宙万有只有一个根源,哲学上称本体,佛学上称如来,宗教称灵魂。
※佛者,乃是觉悟的众生,只不过是弄明白了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起源罢了。
※宇宙万有的生命和事物,既无主宰,也非自然,乃是因缘和合。
※死亡只是自身的这一光团和宇宙的这一大型整体光团融入一体。生命并不是以死亡作为结束,死亡仅是另一阶段的开始。
※真正和佛沟通,就是和你周围的人沟通罢了。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是独立存在的,都是息息相关……是和宇宙一体的。宇宙原本是“一”,是一个整体,你的心念摇动一下,整个宇宙都在摇动,只是你未觉察到而已。
※肉体只不过是不灭的“真我”的工具罢了,肉体和真我中间还有一个身体,既不是气体,也不是光体,又类似光体,还是传统佛教取得名字好:“报身”(肉体),化身(中间类似的气体),法身(真我,也叫本体)。
※真理永远是自相矛盾的,因为真理前后左右兼顾的,它里面什么都具备才算真理。烦恼与菩提共存,佛与魔共存,黄金与沙砾共存,真实也是与虚假共存。
※你原本就存在我里面,我原本也存在你里面,你我他她它原本都是互存的,一人修道,众生沾光,一人成道,天地鬼神皆受益。
※亲爱的读者,万行告诉你一个千古之谜:你我他她它的“本我”从来也没有轮回过,从来也没有
下过地狱,从来都是圣洁的,从来都是圆满的;所谓的轮回,是指你的理想,你的欲望,你的习气,也即是宗教里的“业障”。……凡夫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所以
永远要轮回。惟有开悟的圣者是没有欲望的,所以不会轮回。
※传教士们为了标榜天堂的美好,竟将人间说成地狱——可恶!
※传教士们宣称自己是神转世,骗取信众大量财物——可恨!
※信众们信了传教士们的妖言惑众:“世界末日来了”——可笑。
※永远不会有世界末日,也从未有过世界末日。
※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天堂,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地狱,有人类的地方就有神,有人类的地方就有鬼。
※修行中出现的境界大多数都是幻觉,那是因为你对真理太渴望了,同时也是先前经典上记载的种种境界进入脑子里太深的缘故。
※观照者修出来可算证得“无师智”,以后可以脱离上师独立修行。有能观的心,有所观的物,怎么能说圆满呢?还是属于见闻觉知的范围。
※“道可道,非常道”是什么意思?果真文字和语言可以悟道,可以成佛,那么佛学研究者、科学家、哲学家早已成佛了。
※平常学佛的人,多数是在思想上感悟到了“真空妙有”的道理,但在境界上并没有出现真空,更没有产生妙有,烦恼来时也空不掉,需要智慧时妙有也不来了。
2011-2-7
心 法 随 笔
一 如 是 参 禅
※有修有证有次第,都是对接引下根机的人而言。到家都是亲人途中总有亲疏……门外则千差万别。
※“性命”二字古今都有人争来争去,其实,如果丢掉性,那么命又将在哪里安身呢?如果没有
命,性又将在哪里发挥作用呢?道家批评佛家:“只修性来不修命,万劫阴灵难超圣。”佛家批评道家:“只修命来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性命二者是一不是
二,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翻来覆去只是一个东西。
※生活犹如百味调,酸甜苦辣都得来点儿。
※一帆风顺是不存在的,心想事成更是绝无可能,还是接受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的吧,弯弯曲曲就是人生之路。
※形而下的可以理悟,形而上的非实修不能悟透。
※三世诸佛如来所成就的路线都是这样——第一是见地,第二是修证,第三是行愿,通过行愿果位才能圆满,悟到的东西,证得的境界,通过行愿后才扎实牢固。
※看话头偏向于定,参话头(往里深研)偏向于慧。
※参话头是抛弃头脑,是抛弃文字、语言、形象,用心来参,用觉照来参,用空灵来参,慧光一闪答案出现,清楚明白。
※当然,如果你提起觉照用功夫的话,那么何须参话头……一念不生是定非禅,但不是正定,是邪定,更不用说是能开智慧了。关照心存在才是正定,是正禅。
※定境能让人狂妄,让人散乱,让人发疯,让人傲慢,让人不信因果……
※明心见性和出现神通及开智慧,靠的都是定力,而不是定境;倘若有了定力做基础,再深入定境,那又当别论了。
※真正开悟的人讲的都是自己的“心经”,因为他的心与真理是统一的
※人往往都是活在这样的状态中:回忆过去、渴望未来、错过现在。
※看祖师的语录,要把前后分开来看,未悟前是怎样修的,开悟后是怎样做的,怎样讲的。
※道者,真妄同在,妄息真也无。“真”无能,“妄”有用。讲经说法度众生,真妄并存、并用。
※参禅是有观有照,有觉有知。定是一念不生,无分别,无拣择。……实际上在动中(红尘中)参禅要比在定中参禅容易悟道得多,亦即悟道的契机(也即因缘)特别多。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凡所传,凡所说皆非第一义,第一义者需自己去亲见、亲明、亲受用。
※参禅有这样三个阶段,可以比喻一下:见山是山,是凡夫;见山不是山,是处在参禅的过程中;
见山还是山,是从动态中走出来彻悟圆满。……前十年只是要用心,什么都听得见(见山是山);中间十年,尽管用心也听不见什么;最后十年,即便不用心什么也
都听得见。因为前十年用的是头脑(用的意识),中十年是处在功态中,提起觉照,头脑已不复存在,所以外界声音干扰不了觉照(只有头脑才易干扰);后十年已
经圆满,身心内外,……变成一个透明体,不存在,用功,觉照便出现,不用功,觉照便消失。
二 如 是 明 心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明心和见性的关系。明心可以解释给你,如果把见性功夫告诉你,只好让你落个不能见性。明心是在理上,见性是在功夫上,倘若你的功夫还不够,明师即便告诉你,也不能见性……没有通过功夫上的修炼,永远不可能见性。……欲见佛性,惟有的路便是修定力。
※开始第一步怎么用功?,清清楚楚知道你每一个起心动念;第二步,远离一切幻相;第三步,明心;第四步,见性;第五步,先天的根本智与后天的后得智合二为一;第六步,过牢关,超三界,了生死,开山做祖度众生。
※定力为什么修不起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习气毛病太多,则烦恼也多,习气烦恼不除,再好的禅定功夫也没用。
※习气不破,纵然继续,也无法超三界,破除习气,还是要借助习气,而不是躲避习气;躲避是压抑,因缘一成熟还是被习气所转。下根器的人断习气,是靠躲避习气来断,上根器的人是和习气打成一片来断习气。
※开悟的人……发脾气和凡夫不同……如同狮子吼,百兽闻之皆丧胆,降妖除魔靠的就是这股爆发力,常人闻之,顷刻改变我执。前念发脾气,后念又嘻嘻哈哈,绝没有嗔恨、报复的心存在,柔顺的时候可以骑在他肩上,发起脾气则无坚不摧,怒目金刚正是如此。
※功德福报何时修来的?悟前修的是福报,悟时修的是功德,悟后是功德佛报同时修,并非是悟后什么都具足,而是悟后什么都在修
,所以悟后什么都能得。
※见性以后才算走完一半的路程,接着要走的便是继续修定力……以断除习气烦恼。……明心见性的人一样会有财色名利的念头出现,不同的是,前念起、后念觉而已。
※是空若住,空也(是)有。是有无住,有也(是)空。
※惟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若语门外汉,无疑定遭谤。
三 如 是 见 性
※佛祖讲,人有八层意识身,第一层身体有内和外,第二层也是这样。每一层身体犹如一堵墙分为
两面,穿越时空,也即穿越各个不同的意识层次,唯独第一层身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体。实际上每一层身体,就它本身的时空而言,都是一个实体,比喻第一层肉
身,就本身而言是一个实体,就第二层身体而言(也即第二时空)即是虚幻不实,第二层就第三层而言又是虚幻不实……
※穿越第一层身体,见到第二层身体(这个时候你在中间)就会有许多自由,像是晚上做梦一样,可以随便穿越第一层身体所在的时空(也即不受娑婆世界阻碍),静坐或是做梦能够离开身体的,能够出现在你面前的,能够教你学习的,都是第二层身体在起作用。
※随着禅定的加深,自然可以进入第二层身体,只要你动个念头就可以离开肉身。
※影响第一层肉身的,亦即接受信息的,或是被暗示的,主要针对的是第二层身体。一旦第二层身体接受到,自然会反应给第一层肉身。
※自信的人容易成就,是因为自信的人,已经发动了第二层身体的能量来帮助第一层达成。通常所说的改变心态、转变观念,指的就是第二层身体,然后再经过第一层身体体现出来。
※进入第二层身体,也就见到了第三层身体。第二层身体与第三层身体非常相似,都是透明的玻璃体。
※第一层身体一直到第五层身体身体大小几乎是一样的,因为它们是五根的再现。第六层(意识身)身体大如宇宙,第七层、第八层已经超越了宇宙的大小,已经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可比喻,大的时候包容太虚,小的时候连针尖也容不下。
※第六层身体已接近灵性的身体(只是接近),要把多生多世修来的力量用上才能超越第六层身体。
※只有当你达到身心都空掉(也即前六根关闭、空掉)才能进入第七层身体,而后灵性的力量才会上升……。前六层的力量都是向下流的,第七层是往上流向,往往在这个层面上会出现问题,过此则无妨。
※前七层都低于人性,随时有可能变成异类、傍生。进入第七层还不够……必须要超越七层做圣人才有把握。穿过七层,慈悲、智慧……圣人的品质都会出现,一切都平等无二、无别。
※七层以前的我,都没有中心,都是被外物所转,用第六层的我执分别一切……无法进入灵性层次而成为一个完整的圣人。
然而超越第七层实非易事,它是一个没有方法超越的时空层……古人所讲的:“无法为法,无门为门”指的就是第七层这一阶段的修行。
※第八层身体(阿赖耶识)是终极,它已超越了因果世界,穷尽了源头,见到了本来,达到了来的源头,去的归所。……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宇宙万有既是存在它里面,又是消失在它里面,此时的觉与不觉都不重要了。
※修炼的人必须突破三关才算究竟,初关、重关、末后一关。……初关要明心,重关要见性,是踏踏实实的做功夫,是亲履本地风光,是见到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我”。
末后一关(又称牢关)也即打破生死的牢笼,能生死做主,来去自由,不受业力牵引,到此方能称得上智慧无碍,才能接引众生,才应该去外边行菩萨道,锻炼自己的心性。
※三关必须要证悟,若是解悟,自己一点受用也没有,也即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三关靠的都是定力,没有禅定功夫绝无可能透过三关,初关是明白果子,重关是见到果子,末后一关是摘到果子吃到嘴里,可以分享给众生,可以开山做祖,广施法果。
※修道之人若慧多,虽见佛性,而不能了了分明,也不算究竟;定多而慧少的人,也无法眼见佛性;只有定会慧相等的人,才能无障碍地时时亲睹佛性。……修道、见到、养道,最后是用道。
※六识动了念头,五识就会去做,七识就要分别,七识喜欢的,就送给八识这个仺库收藏起来。
※六根关闭,五识自然不会去造业,七识也无有东西去分别,八识自然空空如大千。
※转识成智(慧):五识——成所作智;六识——妙观察智;七识——平等性智;八识——大圆镜智。
※如果不修炼,六识是造业的根,五识是造业的工具,七识是造业的策划者,八识是窝藏犯。
※修行喜欢找个清净的地方固然很好,但绝不是长久办法,真正的定力是在烦恼中修出来的,不能经受环境考验的定力不算定力,非境无心不算定,必须要做到对境无心才算定。
四 如 是 闭 关
※通常大家都想闭关……“闭者”,闭身心,“关”者,关六根。
※不知不觉,能知能觉,能觉能照,能照能入,能入能出,能出入则无人我,无我则自在,自在则无痕。
※对一件事情没有产生乐趣,还没有生起法喜……最终会生厌倦。一旦和功夫打成一片,产生法喜,乐不间断,身心内外一片光亮,日如弹指,而不是坐在洞中算时间。
因缘成熟(法财侣地)都具备了,才能闭关……。心理的素质,身体的素质,都要很健康才能闭关;身体不健康的人,修到一定程度,很容易出现幻象,再加上心理不健康,误认为是佛和魔来了,但大多数都以为是佛来。
闭关之时,正是亲履本地风光,不是前进,乃是后退,回到最初的源头,回到老家,正是这个意思。
明心是理上,见性是功夫上,自古以来,理上都是顿悟,事上都是渐修,不存在理也是渐悟。
※明心即因,见性即果;见性即因,入道即果;入道即因,无我即果。
※我们都知道:人的才能与先天素质和后天的培养都有关系。实际上,人的一半上天已经给你定型
了,给你安排好了,无论你怎么跳、怎么闹、怎么挣扎,谁也没有能力帮你改变这一半了!所谓的”改造命运”,只能是改造另一半。可是就一个凡夫而言,这另外
的一半,你也无法改变!惟有在世的明师可以帮助你改变。
※因为他不知,所以他不觉;因为不觉,所以就不能够照;因为不能够照,所以就不能够入;既不能够入,所以就不能够出;既不能够出,也就不能够自在。
随境能出入,方为自在人;百花酣睡时,我已笑枝头。
※要想知道自己能否修行,是否已经在修行,或是说修行到哪个程度了,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接触的每一个人,足以能够检验出我们修行的等级了,哪里还需要看经书,找明师印证呢?
五 如 是 音 念
※音念为何这么重要?粗者为声,细者为音;声者闭,音者开。音流是一种超自然的音振(也即音波),通过音流的振动力,使那个身心的能量,即本身具有的能量唤醒,从而把困在身心内的能量从中解脱出来。
※比如:“阿”米陀佛的“阿”字,便是把身心内具有的能量,沉睡已久的能量唤醒,进而从身心中冲出来,走出自我(小我)与大我合二为一。
小我本身就是大我中的一滴水,因此小我与大我本身就是一种互吸互应的渴望与功能存在。
※比如我们念诵“嗡”字,采用音念法,一旦掌握了这个技巧,就会很快和最高的力量沟通。
与灵性力量沟通,应该是先把恭敬心修出来,否则一切将免谈。当一个人的恭敬心真正生起时,应该是一个无我的人,既是无我,才有可能融入万物,与万物同一体。
恭敬心生不起来,等于白修。
谦卑、无我的奉献将会见到真理。
※佛门里常讲的把身口意供养给师父,实际上就是训练你一个人的恭敬心、谦卑心、布施心、无我的境界,这种手段是惟一与灵性力量沟通的办法,得到加持力也就是通过这种办法。
六 如 是 学 画
※人的习性,天生喜欢留恋美好的境界,恰恰美好的境界用文字又写不出来,语言也表达不出
来……。也许用一种声音,或是一个图像,更能把那个形而上的境界给描绘出来,更能把自己的心声和形象给表达出来。出关以后的这种灵性的力量时常敲打着我的
心,叫我讲话、叫我写、叫我学琴、叫我学画。因此便到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学习古筝、水墨画……。琴、画、道三者都是相通的,要专心,进一步专心到忘我,物我
合为一体,进而两忘,作品的神韵才会闪现出来。……艺术是以“形”为桥梁,以“神”为目的。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只能减少弯路而已。道者,如盐入水中,视之不见,尝之有味。做菜、穿衣、居室摆设都是艺术,好的艺术就是一首诗,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才够境界。佛门里讲童心易人道,对于艺术方面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童心的艺术才不会老,才有生命力。
※波涛起伏的人生,往往使人的心境更加开阔,一帆风顺的人生不会有大的成就。逆境使强者更强,也能使弱者更弱。
※艺术家的心境,都是在他的作品里表现出来的……艺术家的作品不能随着时代做,也不能随着环境做,要随着自己的思想境界做,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有个性。
为名、为利的艺术,不能称其为艺术,因为他的灵魂里没有真善美。
艺术家的作品里必须要有种韵味儿散发出来,才能让人感受到他的作品是有生命的……可见艺术品里必须要有味道才算艺术。
※老师的风格不能说不学,但也无法完全学会,即使学会,也是外表的东西,内在的神韵是无法模仿的。每个人的业力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不同……注定了内在的神韵也不同。……凡是模仿出来的东西,都没有灵魂,上乘技艺不是模仿出来的,它是通过累世“修炼”出来的。
基本方法,非老师教不可,但神韵上的东西,一定要靠自己领悟,与学佛修道是一个道理。
※一件好的艺术品,内行人能接受,外行人也能接受,这才叫上档次的艺术品。
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的作品,能把观众由外在的形象带到形而上的境界里。
搞艺术的人比较讲究灵感,总误以为灵感是先天的,实际上,人的大部分灵感是来自与后天的知识、人生的阅历。
随着知识的积累,生活的阅历,事物的观察,人的思想境界自然开阔,联想也自然丰富,内在没有这些做基础,其灵感也很难出现。
搞艺术的人可以说是半个圣人,因为搞艺术的人必须在高度集中忘我的状态下创造出来的作品才够
得上档次,否则就是做出来的作品,头脑里是不会创作出好的作品的……够神韵的诗词书画等等,都不是做出来的,是“修炼”到一定程度后,从自性里迸发出来
的。凡是不朽之作都是神来之笔、一气呵成。
※好作品就是四不像,是没办法归类的。不同的根器见到后,则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认识。太像
的艺术就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和“道”相通,她里面什么都有,什么都能在她里面发现,都有,有都没有;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太像的东西,或是一模一样的东
西,她只能是一种东西,而不是艺术,更不是道。
能讲出来的艺术,还算不上艺术;能讲出来的道,更不是道。只能说,相似她,接近她,但毕竟不是她。
※道非定,也非不定,定是断灭,不定是散乱。
道非修,也非不修,修是妄,不修是放纵。
道者,有无相伴,是非并随,凡是有说皆是假立;既是假立,何故要说?皆因无明。
远离,也非远离;超越,也非超越;不可道,也可道。能所双空,也非空。无取,也无舍。
※明心容易,见性难证,若不明心,何以见性?心是明,性是见。见性就是见到自性佛。这个自性佛,原本就是现成的,不是修成的,只需找到即可。
2011-2-9
Subscribe to:
Posts (Atom)